“黄主任,急诊!祖孙三代车祸,血气胸。9岁的孩子危重!”凌晨两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徐矿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黄继江吵醒,他迅速赶到医院。
胸腔插管引流、建立静脉通路、注射肾上腺素、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呼吸机辅助、持续心电监护、持续心肺复苏……对男孩的抢救有条不紊进行着,但是心电监护仪上依然是一条直线。心肺复苏进行到四十五分钟的时候,心电监护仪上的直线呈现一处细微的波动。“还有救,继续,不要停。换人继续按压!”但是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心电监护仪上除了半小时前那一次微弱的波形之外,没有任何变化。
“继续按压,不要停止!做生命最后的守门人,再坚持一下,就能为患者多争取一次成功获救的机会!”黄继江继续抢救,他要求医护人员把按压的血压维持在90/50mmHg以上,继续冰帽脑保护。按压持续了2小时30分钟,奇迹发生了:监护仪上终于出现了孩子的自主心率,那颗停跳的心脏终于自己工作了!
老家沛县的赵先生在陕西工作时突然感觉胸部撕裂般疼痛,朋友将其紧急送往医院,CT检查诊断是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必须立即手术,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无法进行高风险手术,很快转院到北京医院。经过专家会诊,由于患者赵先生体重高达270斤,手术风险大,费用高,医生不敢轻易做手术。患者病情不容等待,就在家人陷入两难境地时,患者家属在徐州亲戚的建议下来到徐矿总医院,找到黄继江主任。
赵先生被转到徐矿总医院时,已经是发病的第四天。黄继江检查后说,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着时间推移,每过一天都会危险一份,一个月后死亡率高达95%。黄继江决定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持续脑灌注”的治疗手段,带领团队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为患者打开胸腔,建立体外循环,经右锁骨下动脉持续脑灌注,心脏停掉以后,从主动脉深处实施人工血管置换。12个小时后,手术宣布成功。患者在术后3小时苏醒过来,头脑清楚,术后三天可以起身,做完复查就出院了。
像这样惊心动魄的手术每天都在上演。如今,徐矿总医院心胸外科每年收治病人800余例,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可以让患者不出徐州就能享受到高质量治疗。
始建于1982年的徐矿总医院心胸外科,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目前,科室设置床位20张,现已建成集人才、设备、技术优势为一体的特色专科。科室现有徐州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近年来,科室致力于构建肺癌、肺结节的全程管理体系,有效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努力实现患者最佳疗效,在肺部各种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治疗上形成特色。有力推动了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人才队伍提档升级,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落地惠民,让淮海经济区广大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