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3日徐州讯 近年来,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落脚思想,深耕细作基层协商民主体系,守正创新,构建“品牌引领、队伍凝聚、民事实办”协商议事新格局,滋养基层协商民主环境,浇开百姓生活“幸福花”。

创建载体“引水滋养”,播撒“幸福种”。搭平台,各村(社区)加强党对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深化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按照“一室多用”原则和“有场所、有标志、有设施、有制度、有专人负责、有活动台账”标准,21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协商议事室打造。创品牌,围绕“一村一品”建设,各村(社区)将协商民主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挖掘特色亮点,总结工作成效,打造“麦秆议事”“吐槽大会”“微笑协商”等21个鲜活品牌。活场地,本着“群众在哪里,议事室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大庙街道灵活协商地点,长廊、居民楼前、乡村巷道、农家小院,以开放空间的形式吸纳更多村民共同参与到协商议事中来,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

多重力量“蓄水灌溉”,壮实“幸福茎”。政协委员下沉一线,6名政协委员作为第一召集人分别下沉到各村(社区),他们不光是协商议事会议的召集者、参与者,更是基层问题的建言者、指导者,为群众“急难愁盼”出谋划策。益家人参与一线,为实现力量多方凝聚、资源有效整合,大庙街道党工委创新“党建引领,‘益’心为民”议事模式,鼓励社区报到党员积极在社区协商议事中发挥重要作用,思想引领+行动实践,唱响基层社会治理主旋律,今年以来先后20余名报到党员参与了辖区议题举措落实,有效解决违建拆除、楼道治理、停车位规划等问题10余件。退役军人行动一线,推广“官庄模式”,将“双拥”工作与协商议事相结合,扩大退役军人协商参与度。官庄村借助双拥广场军人荣誉长廊和民情征集箱在拉呱唠嗑中收集民情民意,打造“自上而下发起议事+自下而上征集议题”双向议事通道,退役军人也成民生焦点解决的“消防员”。

精耕细作“存水保质”,收获“幸福花”。办实事,“身”入基层,在“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工作基础上,针对雨季积水、危房翻新、路灯新增、天眼安装等议题,各村(社区)议题实施人本着“立即办、马上办”的工作态度,实地勘察、出具方案、实施解决,近一年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百余件。办好事,“心”入群众,爱心义诊、幼苗计划、困难帮扶、精神障碍患者帮扶,各村(社区)另辟议题新路径,通过“民情二维码”收集民情,开启传递特殊群体需求的“直通车”。好办事,“声”入人心,开展协商议事“回头看”,通过“问题墙、回音壁”“三亮服务”等载体,倾听群众反馈声音,不断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让村民成为真正的协商议事的“主人”,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议题办结率100%。
接下来,大庙街道党工委将持续用好基层协商民主这一方治理“活水”,坚持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不断树立先进协商议事品牌,以红色引领力推动基层协商议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董婷 杨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