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日徐州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一个个山体“疤痕”到湖光山色的妙手回春,徐州市文旅集团下属江苏九州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生态)始终全力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扩展“山水相依”的绿色成果。
8月以来,九州生态在生态修复方向不断迈上新台阶,从“徐州园博园【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及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国际、部分省市等展园EPC工程总承包”(以下简称“徐州园博园项目”)及“徐州乾隆行宫环境治理工程”在徐州城乡建设系统2023年度优秀勘察设计评选活动中的大放光彩到《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发明专利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证,九州生态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在生态修复领域做强创新“主力军”,释放创新“驱动力”,矢志不渝探索绿色创新的新发展路径。
着眼绿色生态发展,园博园项目建设始终秉持“绿色城市美好生活”的建设主题,以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为源,结合地形的“开合有度”与不同国家及地区独特的园林手法,着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绘出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山水画卷;“徐州乾隆行宫环境治理工程”是一处文物风景区改造项目,该项目通过景观与展览相结合,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在结合新增展品布置的同时,结合园区特色增加舞台展演功能,营造了聚集乾隆文化和汉文化的国潮汉风体验区。

放眼生态创新路径,《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发明专利是九州生态在生态修复领域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有效实践,通过对不同修复的山体进行划分并分别提出修复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山体的稳定性。在有效降低山体滑坡、坍塌等安全事故发生风险的同时,能够大面积地阻滞水土流失,重建受损山体的生态环境,在推动山体植被群落快速衍生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九州生态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创新围着项目转,工作盯着项目干”的创新工作理念,不断将创新成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在东海县羽山(含周边)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九州生态以山体生态修复为落脚点,通过削坡减载、高挖低填、生物修复等手段,为项目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因地制宜地将此项专利技术进行实际应用,使原本裸露的山体一跃蝶变为生态绿洲。
在生态创新之路上的不断探索,使九州生态的科研成果结构在现有山体生态治理、绿植培育、净水保水透气、延宕生态修复等知识产权基础上得到优化。下一步,公司将继续秉持开拓创新理念,围绕湿地保护、恢复与利用、植被恢复和重建、系统生态功能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做好“大生态”文章,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打造生态修复行业内的标杆品牌,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桥梁,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路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