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矿集团:高温下的坚守,“暑”你最美!
2023-07-31 14:49:00  来源:徐矿集团  
1
听新闻

骄阳下,他们用双手绘就绿色转型新画卷;烈日里,他们用辛勤劳动跑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速度;战高温,他们用汗水谱写高质量发展之歌。赤日炎炎,徐矿人顶热浪、战高温,用劳动和汗水为绿色转型、争创世界一流企业添砖加瓦。

产运一线赶“烤”忙

连续几天阴雨过后,太阳从乌云堆里“溜”出来,肆意烘烤着大地。

在张双楼矿调度楼后面的工区大院里,一场热火朝天的皮带机组装“抢攻战”正在紧锣密鼓上演。放眼望去,七八个长袖长裤“反季”穿搭的身影走来走去;机器运转声、金属碰撞声充斥在每个角落,使原本就酷热难耐的“烤”场更显几分焦躁。

“眼下是迎峰度夏保供关键时期,我们正组装的这台DSJ-150型皮带机过几天就要运到井下,为即将动工的24采区运输下山巷道掘进做准备。如果按正常工期计算,这样的工作至少需要一周才能完成,可矿里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天!”负责指挥这场抢攻战的皮带工区副区长王菲告诉记者。

时间紧,任务重,又赶上三伏天,为了不耽误生产接续,王菲带领职工迅速切换到赶“烤”模式。只见空旷的水泥地上,零星残存着几处快要蒸干的雨水洼,除了简易工棚下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四周几乎找不到一块凉荫。“电焊组”头顶骄阳,脚踏灼烫的钢板,在双面“炙烤”中留下一道道笔直的鱼鳞纹焊缝;“吊装组”兵分两路,一人坐镇行吊操作室,居高临下,其余几人围成一圈,将晒得滚烫的橡胶皮带一点点铺开,又一层层按标准尺寸折叠起来;几名机电“郎中”在毒日头下一站就是半天,尽管全身已经湿透,却依然没有放慢“望闻问切”的节奏。

与王菲团队一样,这几天,张双楼矿重介洗煤厂机修班的工人们也没闲着,只不过,他们把“烤”场从户外挪到了室内。

“虽说晒不到太阳,可厂房内机器多、噪音大、空间小,干起活来可不比外头轻松!夏天气温高,设备损耗大,为了确保原煤产运跟得上,我们制定了十几项检修改造计划,每一项都马虎不得!”车间主任孟宁向记者展示了赶“烤”流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几名工人腰间挂着工具包、背后拴着安全绳,站在3米多高的脚手架上,精心保养着每台设备。接近40度的室内高温,工人们一个个大汗淋漓,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将镜头向东南方向推移,在江苏省煤炭运销公司南岗,正在库房打扫卫生的调车员许庆祥突然接到紧急运输任务,立刻起身进行发车准备。

“机车10辆牵引至D2停车,推进2道连结10辆,牵引20辆2道发车……收到请复诵……”指令一出,许庆祥熟练地连接车辆软管、松开人力制动机、撤出防溜铁鞋,开始组织列车试拉。尽管“烤”场气温直逼60摄氏度,他仍不厌其烦地对每节车厢进行仔细检查,直到确认安全无误后,才示意驾驶员“列车组装完毕,可以启动”。

烈日在空中一路尾随,烤得车厢发烫。许庆祥不仅不回避,反而把身体探出车外,试图获得更广的视野。他一只手紧紧抓住扶梯,另一只手攥着对讲机,视线一刻不停锁定在铁轨两旁的道岔上。“100米,80米,50米……注意减速……”随着一阵阵清脆的汽笛声响起,3000多吨迎峰度夏保供煤被安全地送到指定目的地。

在火花汗水中“起舞”

下午4点,在华美电力工程公司,记者还是没看到电气实验工孙申与特种电工岳满的身影。他们在哪里?时间接近傍晚,但太阳的“火力”依旧毒辣,在淮海大数据中心的一楼,记者找到了“失踪”的孙申。

离地5.6米,系上安全绳,踩上登高车,在一楼机房内的孙申正在拖着一根40斤的电缆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距离屋顶不足50厘米的电缆桥上。由于热空气不断向上升腾,在没有空调,不能开窗的机房内,“走钢索”的孙申早已是满头大汗。

屋顶的线路管道复杂,电缆桥与立柱之间30公分的空隙就成了孙申唯一的“通道”。一手攥紧电缆,一手撑住电缆桥,匍匐是一米八身高的孙申唯一通行方式。高温的机房,逼仄的空间,厚重的防护服,在多重因素的“加持”下,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孙申脸上滚落。

短短20米的电缆桥,孙申用了40分钟才“走”完了全程。到了电缆口孙申奋力将电缆向上抛去,在二楼的岳满眼疾手快地抓住电缆,开始了属于他的任务。

岳满蹲在送电箱前,小心翼翼地将电缆护套切剥开,安装上导电的铜管,最后再按压上绝缘层套,整个过程岳满屏气凝神,汗珠不断溢出。

“这是送电的最后一道关卡了,一定得仔细再仔细,多检查几次,多压实几次心里头才踏实!”经过多次按压后,岳满将电缆安装到送电箱里,合闸、关厢,楼外的600片光伏太阳能板开始了工作,炎炎夏季,正是它们“一展身手”的好时候。“夏天的光照时间长,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非常高,我们尽早给光伏发电板送上电,咱们迎峰度夏就又多了一份保障,多流点汗也值了!”岳满自豪地说。

而在华东机械公司,清晨6点,趁着太阳还没有完全“苏醒”,27岁的华允祥快步走上了自己的工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华允祥所在的车间是华东机械公司的焊接车间,最近公司接到了一大批支架订单,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华允祥每天都开足马力。

夏季的车间闷热,为了防止焊接时火花溅到身上,华允祥工作时必须穿上全套工作服。阻燃服、防砸鞋、变光面罩、送风机、风帽,一整套工作服穿下来,华允祥的额头上已冒出热汗。

由于支架不能移动,华允祥只能不断改变姿势进行焊接,蹲着、站着、斜弯着……在焊接时,华允祥经常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不一会儿衣服、裤子就已被汗水打湿浸透。

汗水沿着额头往下淌,有时会流到眼睛里,但为了一气呵成完成一条精细平顺的焊缝,华允祥顾不上停下手中的焊枪去擦拭汗水,忍着不适继续一点点移动着焊枪。“不觉得辛苦,只要能按时赶上工期,值了!”华允祥骄傲地说。

翻过那座“火焰山”

夏日三伏,高温酷暑,炎热天气持续“发威”,用电负荷连创新高。在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徐矿集团“电力蓝”坚守在供电一线,他们头顶烈日骄阳,行走在两座“火焰山”之间,守护万家灯火与清凉。

“汽机运行装置和锅炉装置内部最高可达566摄氏度,可不就是两座燃烧的‘火焰山’!”在汽机装置12米层,记者见到了正在巡检的汽机专工兼汽机检修班副班长王涛涛。只见他浑身“湿漉漉”的,像是淋了一场瓢泼大雨,工作服已经由浅蓝变为深蓝,而他却习以为常:“衣服就没有干透的时候。走,我带你去见识这座‘火焰山’!”

上午9时,汽机运转层室内温度已超45摄氏度,燃煤机组锅炉燃烧产生的所有热量通过汽轮机转换成电能,这里也是整个电厂最热的车间,滚滚热浪透过脚下的栅格板向上翻滚蒸腾,仿佛置身蒸笼。

汽机房内环境温度高,汽机转动辅机设备面临极大的挑战,王涛涛需要时刻警惕机组运行问题。“汽轮机中压缸保温层表面温度50摄氏度。”王涛涛将测量温度仔细填写在巡检卡上,“轴承温度和振动情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会在重要辅机设备上悬挂‘重要转动辅机轴承温度及振动巡检卡’,要求值班人员每天三次巡检、测量,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咱们再去19米层看看维修得怎么样了。”此时,汽机装置19米层,#2机电泵再循环调阀前手动隔离门涡轮涡杆检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不到两平米的狭小工作空间被散发着滚滚热度的管道层层包围,昏暗的光线下,汽机检修班工长高权和同事们如一丝不苟的“外科医生”,丝毫没有被设备轰鸣的噪音和炙热的温度影响,锐利的双眼仔细检查内部破损部位,灵巧的双手拿起螺丝刀、扳手等工具精雕细琢。长时间的烘烤下,脸上的汗珠顺着发梢飞快滴落,手上布满的机油被汗水稀释,紧握工具的双手不断打滑。“不行,使不上劲儿了,得歇歇!”高权和同事们停下来喘口气,侧过脸用肩膀擦掉滴进眼睛里的咸苦汗水,没两分钟又重新投入这场维修“攻坚战”。

在护航安全的岗位上没有真正的休息。随意扒拉两口盒饭,二值锅炉专业副值邹韬便一头扎进与汽机装置比邻矗立的另一座“火焰山”——锅炉塔。

下渣管内部渣温最高可达900摄氏度,邹韬“明知山有‘火’,偏往‘火山’行”,顶着热浪靠近锅炉本体进行巡检,身上的汗水流的更猛烈了。“上了两年班瘦了30斤,就是这样瘦的。”邹韬笑着说,“能够在高温时节给大家带来清凉,再辛苦也值了。”

锅炉室内的巡检结束,正值正午烈日高悬。原以为烈日下的室外会热得让人无处可逃,没想到跟“火焰山”相比,室外却显得格外“清凉”,犹如自然“空调房”。

千难万险何所惧,大战大“烤”炼真金。在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徐矿电力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翻过一座又一座“火焰山”,全力以赴“汗”卫每一份清凉,布满汗渍的脸庞绽放出盛夏里的最美“炎”值。

项目建设掀“热浪”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酷暑难耐。中伏第一天,7月21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新美建筑公司负责施工的徐州市中医院A地块定销房项目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金属的撞击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此时地表高温仍在持续,一线施工人员头顶烈日、忍受炙烤。54岁的瓦工胡卫东正在砌砖。他身着长裤,戴着手套,穿着胶靴,手上快速而熟练地忙碌着,黝黑的脸上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热了就喝水,每天至少2壶。”胡卫东指着容量2000毫升的水壶说道。而他头上戴着的自制遮阳“神器”——安全遮阳帽,独特又有趣,非常吸睛。

“又有遮阴的地方,又能比较凉快,安全系数还很高。”询问制作方法,胡卫东介绍,根据安全帽的直径大小,在纸箱板上画个圆,剪下来,把安全帽放进纸箱板上的空心圆里,用胶带纸贴紧固定,前后帽檐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就地取材,做起来很简单,也实用,其他工友也模仿着这样遮阳。”胡卫东笑着说。

吴超是工地上的钢筋工,此刻正小心地绑扎“烫手”的钢筋。“钢筋温度起码在50℃以上,必须戴好手套,不然碰到可能烫出泡。”而他手中的手套、防晒服下的半袖,早已被汗浸湿。

“高温天施工最头疼的是每天衣服、手套要湿无数次,手套像从水里捞上来一样。像今天这样的高温,干活半个多小时,衣服、手套就全湿了。湿了干、干了湿,循环很多次。”吴超告诉记者,为避免高温天在户外劳作中暑,他带着公司近期发放的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施工现场还备有绿豆汤,上工前他会喝一大杯。

“为保障高温天里建筑工人施工作业安全,我们从6月下旬就调整了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新美建筑公司第一公司党支部书记刁玉洁说,今天一早,我们便在工作微信群发了高温天施工作业提醒,要求各班组调整作息时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此外,我们还为各班组提供充足的物资及药品,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及时补充水分。

“徐州市中医院A地块定销房项目是民生工程项目,7月初开始进场,目前正在对基础吊装挖掘,预计后年建成,可容纳居民1100 户。我们将全力以赴保障工程按期完成,交付百姓使用。”新美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建筑施工带来的严峻挑战,新美建筑公司提前做好高温应急预案,持续抓好高温期间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的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保障,做到防暑、施工两不误。

标签:汽机;汗水;火焰山
责编:徐晓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