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4日徐州讯 为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共同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徐州泉山和平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多措并举,层层夯实,步步稳抓,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绿色文明的“新时尚”。
科学统筹推进,实现全面覆盖
为确保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街道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组成的工作推进队伍,每周召开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分析研判生活垃圾分类形式,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各社区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综合选址,建立243个垃圾分类环保驿站,并配备专职垃圾分类引导员,每天早晚两次引导居民投放,确保桶内生活垃圾无混投现象。每月对责任社区和物业公司进行考评,通过双重监督和考核,形成齐抓共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局面。
打造示范典型,强化引领带动
和平街道在河畔花城、西雅园等小区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了垃圾分类环保驿站,配备智能回收箱,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指示牌、公示栏,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的各项基础设施,同时利用“党建+网格”服务模式,开展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垃圾分类优秀住户评选等活动,全面动员居民争做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引导员、监督员和践行者,不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街道积极组织其他社区、小区居民、物业公司到示范小区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先进示范典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断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
常抓宣传教育,促进习惯养成
和平街道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常抓不懈,强化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促进垃圾分类习惯养成。通过横幅、LED显示屏、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身边时时、处处可见的浓厚氛围,在天山绿洲生态公园建设垃圾分类主题广场,通过设计独特的垃圾分类科普牌、精心布置的垃圾分类小品,通过“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将垃圾分类宣传、市民互动体验及公园景色融为一体,成为小区居民常去的“打卡处”。广泛开展主题讲座、入户宣传、互动游戏等方式以及积分奖励、物品置换、垃圾回收等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居民了解、支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陆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