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一中学生获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
2023-06-29 20:05:00  来源:彭城晚报  
1
听新闻

近日,2023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成绩公布,徐州一中陈奕杰获金奖,刷新徐州在全国中学生地科竞赛中的成绩纪录。

据了解,此次比赛考试难度较往年有所增加,扩大了地球物理和化学考查力度,试题计算量加大,综合新题型增多。陈奕杰从近4万名初赛选手中顺利进入决赛。在决赛中,陈奕杰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稳定的发挥,在野外实践考试和理论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最终在253名选手中成功获得全国决赛金奖,是徐州市唯一一位获得金奖的选手。

自学地科知识

获全国奥赛金奖

“我初中时是地理课代表,从那时就开始喜欢上了地理。上了一中之后,发现地球科学奥赛项目,就想尝试一下。”陈奕杰告诉记者,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CESO)是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六大奥林匹克竞赛之一,自2018年起开始举办,已有来自全国800多所中学的近12万名中学生参加。竞赛主要考察和测验中学生对于地质学(含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和环境科学等地球科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刚刚接触地球科学时,陈奕杰也是一窍不通,但是凭借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他便从零开始自学。“高一军训时,我就开始学习地球科学的相关知识,当时军训后的晚自习,我一直是在记笔记和做题,这样的学习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对于初入高中的学子,陈奕杰一开始也很难平衡学校学业和地科竞赛之间的关系。“因为我用了很多时间学习地球科学的知识,所以我高一的时候成绩也不大好。到了高二才慢慢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成绩也渐渐好起来。”

在自学过程中,陈奕杰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高一在完成正常高中学业的同时,闲暇课余时间我都用来学习竞赛知识。”但是由于地球科学的知识涉及面广、难度大,陈奕杰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屡屡受挫。“一开始学习时,我主要以B站上南大出品的地质精品课程为主,并在奥赛官方网站上下载试题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胡佳晶对我的帮助很大,有很多我不理解的知识,胡老师都会认真指导我。”

“陈奕杰平时对知识有自己的思考,他有一套自己学习的逻辑体系,对于错题难题会坚持钻研,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他荣获全国地科奥赛国赛金奖的秘诀之一吧。”陈奕杰的地科指导老师胡佳晶告诉记者。

放平心态

勇敢追逐梦想

“放平心态,才能收获更好的结果。”两年的备考战线对于陈奕杰来说也是一大挑战。高一时陈奕杰第一次参加地科竞赛,很遗憾并没有入围决赛。高二时他重新调整心态,钻研难题,最后以江苏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入围全国总决赛。“第一次考试失败后,我也挫败了很久。在胡老师的帮助下,我调整好心态,在高二时参加了第二次考试,并拿到了全国地科奥赛国赛金奖的名次,很感谢胡老师这两年对我在知识和心态上的帮助。”陈奕杰说。

民主的家庭氛围也是陈奕杰成功的基础。“我和父母一直是朋友一样的关系,他们很少过问我学习上的事情,对我的兴趣爱好也是非常支持和包容。”正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陈奕杰才能平稳心态,放下压力,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并获得今天的成功。“现在很多孩子学习压力都很大,所以不想给他太多的压力,让他做自己。”陈奕杰的母亲告诉记者。

“平时周末会带他出去露营、看电影、吃大餐,来缓解一下一周学习的辛苦。他爸爸也经常会跟他谈心,聊聊人生和理想。我们不会干涉他的爱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陈奕杰的母亲笑着说。

在进入高二升高三的关键时期,陈奕杰将面临更多的学业压力,“以后在高三闲暇时期也会继续学习地科知识,现在的地科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爱好,地科的学习会让我短暂放松高三生活的疲惫。”

谈到未来的学习规划,陈奕杰表示要享受高三的这段旅程,希望高三这一年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我的目标就是南京大学的地球科学专业,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南京大学的一分子,并从事与地科相关的职业。”陈奕杰笑着说,“也希望自己不只专注于考试结果,多去欣赏学习过程中沿途的风景,高三生活将是我未来回忆中宝贵的财富。”

记者 李小委 实习生 吴一凡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