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市新农乡村振兴研究院课后服务校外教育基地揭牌。徐州市农科院与徐州9所中小学签约,将为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农作物培育过程、感受农业科技魅力、学习农业科普知识提供良好平台。这是徐州市首个农业科学课后服务校外教育基地。
2021年12月,徐州市新农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市农业科学院揭牌成立。市农科院将依托自身科研、人才和平台优势,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劳动素质教育和科学兴趣引导等课后服务。市农科院副院长、科技兴农劳育实践基地(市新农乡村振兴研究院)负责人孙扬介绍说:“徐州农科院有113年的历史,有马代夫等知名科学家,让学生到田间地头参加实践,能对家乡的特产、农时农事和农业科技有更多的了解。”
当天揭牌仪式过后,第三十五中学、少华街第二小学等70多名学生代表,分别受邀走进市农科院甘薯加工利用实验室和甘薯种植基地,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在观看施肥、起垄、栽插等一套甘薯种植流程后,少华街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陈俊铭兴致盎然地说:“今天我才知道原来甘薯有这么多品种,对国家粮食安全还发挥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耕作的辛苦,也激发了我对农业知识的强烈兴趣。”第三十五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朱薪如则在种植基地找到学农的乐趣,他告诉记者,在实验室中他看到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甘薯加工品,与李强院长近距离接触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农业科技力量的强大,对农科的前沿热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要想让中小学生对农业有更直接的一个了解,就需要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表示,科学家精神传承教育意义重大,下一步将邀请全国劳模马代夫研究员等科学家,到各中小学、社区言传身教科学家精神,让科学家精神可观可感。
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表示,希望各学校用好农科院提供的优质资源平台,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农业科普和实践教育,借助最新的农业科技发展知识,培养科技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记者 蔡思祥 实习生 汤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