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1日徐州讯 今年以来,徐州云龙区人大常委会翠屏山街道工委紧扣街道中心工作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双联系”工作为抓手,更好地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共同绘就民生幸福的“同心圆”。
用心“接待选民”,深入群众“接地气、摸实情”
“两位代表特别耐心,有什么想法和诉求向他们反映准没错!”住在和平上东三期的居民张阿姨每谈及此事,对汪为东、郭涛两位代表总是止不住称赞。“我们小区停车难、充电难,上一次选民接待日的时候我反映了这个问题,没想到这么快就帮助我们装上了充电桩,真是太方便啦!”人大翠屏山街道工委坚持以每月10日的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为媒介,搭建起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有效拓展了代表履职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自开展选民接待暨“双联系”活动以来,人大翠屏山街道工委接待选民200余人次,解决环境整治、设施修复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150余件,一桩桩棘手问题的解决,一张张群众满意的笑脸,无不反映出了人大代表用心用情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的生动实践。

代表“亮出身份”,着眼民生“把好脉、开好方”
“亮出身份后,我们与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人大代表示范效应充分释放,难点痛点问题得到靶向破解,以实际成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区人大代表、紫金东郡社区书记赵莉介绍道。人大翠屏山街道工委通过“亮身份”扩大人大代表的群众基础,结合线上“民有所呼”二维码收集社情民意,进一步强化了群众‘遇事找代表’的观念,激发了代表‘履职为人民’的干劲,截至目前已收到意见建议85条,已回复65条,回复满意率达100%。垃圾临时堆放场治理、宕口生态修复、龙润小区地下室墙体粉刷……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正是人大翠屏山街道工委积极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在畅通社情民意上做文章,充分用好“双联系”积极践行“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工作的生动写照。

落实“局长进家”,心系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我们社区整体拆迁,拆迁过渡期的适龄儿童面临入园难的问题,请问该怎么办呢?”“居民反映社区缺少文化阵地,想请教一下相关事宜。”在翠屏山街道开展的“局长进家”主题活动中,六位局长针对人大代表和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把脉问诊”,及时予以细致耐心的答复,获得了代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此类活动的顺利开展,既是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双联系”工作的有力举措,不仅加强了群众对干部履职的工作监督,密切了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更有助于及时知悉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下一步,人大翠屏山街道工委将继续以“双联系”工作为出发点,用高站位谋篇布局,在细节处精益求精,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基层书写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助推翠屏山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更上层楼”。(吕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