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老照片里的扬琴故事
2023-05-24 10:11:00  来源:彭城晚报  作者:张景良  
1
听新闻

孔庆泉老师的木琴独奏《紫竹调》 (拍摄于1965年)

李铁城在教育局举行教师节晚会上的演出 (1995年拍)

宣传队在操场上排练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李铁城老师扬琴领奏。 (拍摄于1969年)

李铁城二胡独奏《北京有个金太阳》,宋静打扬琴。 (拍摄于1978年)

上世纪90年代,铁中广东音乐小组在南郊宾馆演奏广东音乐。图为:孔庆泉(扬琴)、李铁城(高胡)、孙锦秀(琵琶)、窦桂忠(二胡)、黎保银(竹笛)、刘美华(中阮)。(拍摄于1996年)

文/记者 张景良

徐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民族器乐发展的过程中,扬琴演奏在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退休教师李铁城,不仅是扬琴、胡琴爱好者,而且搜集了大量的演奏资料和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孔庆泉和周鸿声1955年曾代表铁道部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职工文艺汇演,两人获得一等奖后,在天安门前拍摄的照片。

解放后徐州演奏扬琴第一人

“提到徐州的扬琴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徐州铁路中学(简称“徐州铁中”或“铁一中”,现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的音乐老师孔庆泉。”据李铁城介绍,建于1948年的徐州铁中,是徐州铁一中的前身,在建校初期有两个非常有名的音乐教师:周鸿声和孔庆泉,周老师拉高胡,孔老师打扬琴,他们演奏的音乐有着很高的水准,1955年曾代表铁道部在全国职工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这张1955年在天安门前拍摄的照片,就是两位老师在全国职工文艺汇演中获奖后拍的合影。

据李铁城老师介绍,孔老师原在济南学医,会画画,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许多名曲谱都会背诵。后来到原徐州铁二小当教师,教美术和音乐,1956年调入徐州铁中,从事音乐教学。上世纪50年代后期,徐州铁中的民乐队和市文工团的乐手们经常合作,在南郊宾馆演出,后来又到军供站的军用站台为回国的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因为表现突出,1960年,孔老师被调进了市文工团专司乐队指挥,还独奏扬琴和木琴,从此结束了市文工团没有扬琴演奏员的历史。

同年底,孔庆泉带领市文工团乐队一部分人员去了南京,加入到江苏省歌舞团民乐队之中,经常为外宾演出,还为上级领导表演过《忘忧草》和《雨打芭蕉》等作品。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孔老师回到徐州。“可以说,孔庆泉老师应该是徐州解放后演奏扬琴的第一人。”

“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期,孔老师用两排码的小扬琴独奏音乐《娱乐升平》《惊涛》等,让爱好音乐的学生眼界大开,从此喜欢上了这个民族乐器。”李铁城老师介绍说,孔老师的第一个学生是55届的马玉贵,他常常跟着老师去演出,毕业后,在原徐州矿务局带领宣传队活动了几十年。

上孔老师的音乐课是一种享受

“1956年,我上初一,正好孔庆泉老师教音乐。他的音乐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他不光会打扬琴、弹风琴,高胡也能拉,口琴吹得特别好听,歌喉也不错。”李铁城老师介绍说,那时候,他和同学们常常盼望上音乐课,每周一次的音乐课,总让他们有意犹未尽之感。

据介绍,孔老师在平凡的音乐教学中,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乐器进课堂,给学生提供实践舞台。他对学生循循善诱,用他那赤诚的心肠,精湛的技艺,为众多学子铺就了一条通向音乐殿堂的道路。“在他的指导下,我的音乐细胞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并最终成为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铁城老师说,记得一次课堂上,孔老师在介绍广东著名曲目《彩云追月》之前,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朵云彩和月亮,然后,孔老师拉高胡,让李铁城打扬琴,美妙的广东小曲在教室里悠悠地回荡……学生们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李铁城老师告诉记者,受孔庆泉老师的熏陶和影响,学校里会打扬琴的人数不胜数,有很多人先后考上了各专业类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谈到徐州解放后扬琴演奏的发展,李铁城老师非常感慨。他特别提到2018年8月,在徐州扬琴学会会长沈剑的带领下,徐州成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徐州)扬琴艺术节,“是之前历届艺术节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人数最多、竞争最强,也是水平最高的一届。”李铁城老师说,可惜孔老师已于1999年去世,没有看到徐州扬琴发展的盛况。

标签:
责编:袁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