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博物馆日读博物馆:从“触手可及”的文物感知古今徐州事
2023-05-16 11:13: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

科技、新潮、时尚……徐州及各县(市)博物馆里,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手段、新创意运用,将文物变得“触手可及”,和历史的链接更加鲜活生动。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日读博物馆,一起来看看身边的这些“大学校”,是怎样把古今徐州事,持久地传达给大众,赋彩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

●徐州博物馆,曾登上《中国建筑》封面

今年2月,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100个,徐州博物馆入选。

徐州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是遗产,这是被许多人忽视的一个看点。

2022年12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关肇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徐州博物馆第一时间发去唁电,悼念这位为徐州设计了两座经典博物馆建筑的大师。

大师已逝,匠心永存。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钊向记者介绍了关肇邺与徐州的不解之缘。

1997年,徐州市政府为筹建徐州博物馆,组织了设计方案招标。关肇邺率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来到徐州,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期工作,动用了航拍等多种当时先进的技术方法。

如何在以保存文物为目的的博物馆建筑中,体现徐州地区独特的历史内涵?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兼顾到,博物馆既适应城市现状,又与城市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关联度?

如何协调博物馆周边复杂的环境,即东部的清代乾隆行宫、南侧道路对面的云龙山风景区、北部的土山东汉王级大墓?

经过无数个否定、再否定,种种需要面对的现实难题被关肇邺率领的团队一一化解。1999年,徐州博物馆主陈列楼建成开放。陈列楼紧扣汉文化雄浑博大的内核,在建筑细部处处体现与汉文化相共鸣的设计元素,如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耕牛图、力士图的应用。

陈钊评价:“关肇邺先生的方案,点睛之处是采用了两个中心的做法,即在建筑南部通过一个中央大厅形成一个主中心,正对云龙山的牌楼,形成‘开门见山’的效果。同时,在建筑北部设计了一个庭院,与土山汉墓形成对景关系,使建筑与广场、土山汉墓发生了巧妙的关联。”

为加大与乾隆行宫大殿的空间距离,设计者在南广场与主体建筑间设计了下沉广场,既缩减了建筑的三维体量,又成为一个趣味性的缓冲空间,还为生硬的建筑群体增加了垂直维度上的层次感。

“下沉广场也强化了连接广场与主入口的桥廊,可谓一举多得。整体设计为徐州造就了一个适应城市地理历史环境的、语意丰富的、有特色的博物馆建筑。”陈钊说,“完工后的徐州博物馆建筑成品照片,登上了《中国建筑》杂志的封面,受到业界的认同和好评。”

●二次结缘,巧妙融合建筑与山体联系

2006年,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南馆的设计方案公开招标。年逾古稀的关肇邺本着对徐州历史文化深入的理解、设计手段的圆熟,带领他的团队,再次以优秀的方案成功中标。

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设计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这里处于云龙湖东岸,前面是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后面是云龙山,建筑基地为复杂的山地地形,落差较大。老馆北馆是斗拱飞檐的仿古建筑,新馆南馆的标高较老馆地势高出约4米,基地狭长而且不规则,施工环境非常恶劣。

站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北馆看南馆,陈钊赞道:“关先生的态度就是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的自然观,综合运用借景与互融的设计手法,巧妙顺应地形,借鉴山景,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融。”

从湖东路来到徐州汉画像石馆南馆大门,上有仿制的汉阙,用青石建成。“这处设计,可能被许多观众忽略。”陈钊介绍,“阙是一种于宫庙、陵墓之前用来装饰或表示威仪等级的地面建筑物,因为左右分立,中间无门故称‘阙’。此处汉阙的应用,将功能性与艺术美合二为一。”

在南馆的三楼展厅,运用现代工艺建造的层层富有韵律的“叠涩”穹顶,即徐州白集汉墓墓顶的造型,别具一格。传统叠涩砌法的借鉴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还增添了艺术美感,满足了自然通风和采光需求。

不追求新奇时尚,更在意建筑的长久生命力。徐州博物馆的浑厚端正,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自然舒展,使两座建筑在时间的积淀中,愈加凝厚。

“强烈的不间断的刺激在受众的记忆中往往更容易湮没,而作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所需要的,是一种平和绵长的意味来感动观众。”当年跟随关肇邺博士学习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现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的刘玉龙,曾这样解释他们的徐州作品。

“虽然最懂徐州汉文化的建筑大师远去了,但他领衔设计的徐州博物馆和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南馆,都成为了能够代表徐州汉文化的打卡圣地。”陈钊感慨,“如今,两座气韵吻合的博物馆,已经合并成了一家博物馆,而徐州博物馆和云龙山之间也将连成一个广场。这一切,都是对关肇邺先生最好的致敬。”

●功能丰富,让文物蕴藏的内涵活起来

方寸之间,阅尽千年。徐州博物馆建筑本身不但是文化遗产,更是一张别具特色的典藏,展示城市文脉的文化名片。

“1953年,徐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云龙山放鹤亭内举办了文物展览会,将文物按朝代顺序进行陈列,共展出文物数百件。”百岁老人钱树岩对此记忆犹新,“这是解放以后,我市第一次举办文物展览,有3万多人观看了展览。”

2023年“五一”小长假,徐州博物馆门前,每天排队入馆的队伍在陈列楼前广场拐了几道弯。随着现代考古工作的推进,徐州数十座汉代高等级墓葬相继被发现发掘,出土大量精美文物,为昔日煤城徐州赋予深沉的文化气质。

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更好地“活”起来,徐州博物馆经过1999年、2012年及2019年三次改扩建工程。

提升改造后的徐州博物馆,主陈列楼、土山汉墓、西汉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四位一体,集国保、省保和市保单位及文物展览于一馆。

“在徐博藏品中,两汉文物数量众多,精品闻名于世,汉代之前和之后的藏品相对薄弱。根据这个特点,博物馆将二层的三个主展厅全部用来展出汉代文物,营造了一个汉文化特色极强的展示格局。”徐州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岳凯介绍,2019年完成提升改造后,博物馆全新构建了集“历史基本陈列+汉代特色陈列+兵器陶俑专题陈列”于一体的展陈体系,更好地体现了徐州的地方文化特色。

“徐州的汉代三绝‘汉墓、汉俑、汉画像石’之外,汉玉也非常了得。”今年“五一”假日中,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展厅,一批批参观者被西汉楚王的玉器工艺所折服。

博物馆西侧的汉代采石场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西汉时期规模最大的采石场。今年“七一”之前,这里将与博物馆门前的和平路隧道上的文化广场连成一体。此消息近日被报道后,这处常被游客忽略的国保级历史遗址、被透明玻璃封存的地下展示,引起诸多行人的驻足观看。

按照徐州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徐州博物馆将在“馆改院”的工作进程中,迎来新升跃。

●科技创新,新玩法出圈为城市引流

博物馆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之一,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见证。

近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不断深入,“博物馆热”日渐兴起,徐州博物馆以及邳州博物馆、沛县博物馆、丰县博物馆、睢宁县博物馆纷纷出招,推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佩戴好AR智能导览眼镜,感受科技与历史的碰撞。今年春季,徐州博物馆联合数字科技公司“上新”的AR沉浸式观展技术,通过打造特色导览内容,让观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能看、能听,更能够通过语音指令、视觉识别与文物进行交互。

“以弘扬传承两汉文化为历史使命,努力做好地域文明的守护者、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文旅融合的践行者、区域联动的引领者。”徐博社会服务部主任杜益华介绍,借助科技、灯光、VR等手段创新展陈手段,徐州博物馆开展的“汉家日常”“让历史照进现实”等系列品牌教育项目,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万人。

在丰县博物馆,观众们在以汉高祖刘邦的一生为线索的图文展板前,在气度恢弘的雕塑壁画、场景模型的切换中,在复原的镇馆之宝“梁寨古船”旁,多角度了解丰县自然、历史、人文、民俗文化。

阅古、赏珍、品墨趣,看秀、听乐、习传拓,还有“夜游”“云游”新玩法,日前,邳州博物馆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业已备好八道文博大餐,还有全媒体平台的邳博“腾云驾数”,为观众开启身临其境、触手可及的文博美好生活。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博物馆的破壁出圈,为城市带来源源客流。

今年“五一”期间,徐州接待游客437万人次 总收入超40亿元。在携程旅行公布的“五一”假期周边游热门吸金目的地榜单中,徐州位居全国前十。徐州及各县(市)博物馆,每天预约人数都是满额。为满足游客热情的参观需求,多家博物馆在假日期间及时延长了服务时间。

现代科技正将博物馆从观摩转变为可参与的空间。国际博物馆日在即,志愿讲解员郝心耀在徐州博物馆里与听观互动不断:“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围过来听讲解,我也更有动力把徐州精彩的文物故事讲给大家听。”

从一座博物馆看一座城

张瑾

活起来、热起来的博物馆旅游,有效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拥有5000年文明史和2600年建城史、承继2000年大汉雄风的徐州,分布全城的综合性博物馆和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城墙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圣旨博物馆等主题博物馆,正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让历史焕发生机,走向大众。

科技赋能,创新传承,“让文物会说话”,博物馆旅游的火热,体现了文博人守护文化根脉、记录文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和担当,也反映了当下游客对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前厅文化旅游需求的提升,观众认识层次的不断提高。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在创新中提升服务,丰富文化供给,把博物馆建成人们共享的精神文化家园,日益成为市民与游客评判一座城市文明和发达程度的重要参照。

从一座博物馆看一座城,期待更多的人走进徐州的博物馆,在这里了解徐州,读懂徐州,爱上徐州。

记者 张瑾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