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矿集团:打造新时代产改“徐矿标杆”
2023-02-24 15:22:00  来源:徐矿集团  作者:冯兴振  
1
听新闻

近年来,徐矿集团牢牢扛好“为全省产改探路”重大责任,结合实际确立“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的产改方向,引领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切实凝聚起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进军的强大合力。2021年徐矿集团获评“全国总工会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产改示范单位”,2022年被全国总工会列为“十大产业百家企业”产改试点单位。

坚持高站位谋划,打造产改工作推动的标杆

提高站位认识产改。2017年以来,徐矿新一任领导班子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依靠广大产业工人的智慧和力量,稳大局、破困局、开新局,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重生的“徐矿之路”。企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深化实施产改对于徐矿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现实和实践意义。

压实责任推进产改。坚持把产改作为“书记项目”牢牢抓在手上,列为“第一工程”、视为“第一资源”、压实“第一责任”,纳入集团发展全局、纳入党委重点工作、纳入基层单位考核。成立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产改领导小组,加强宏观指导、顶层设计、组织推进和监督检查,落实基层单位主体责任,构建起党政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产业工人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深化举措落实产改。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实际,出台高含金量的产改“十条”,从身份限制、比例约束、学历门槛、平均主义、帮扶上限、津贴范畴、额度限制、评先比例、疗休养模式、招聘范围等十个方面予以突破,产改做法被《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发。2021年、2022年又接续推出产改“十大项目”、“双十”行动等,相关做法再次登上《工人日报》头版,在全国打响了徐矿“产改品牌”。

坚持深情怀落实,打造主体地位提升的标杆

徐矿煤矿产业工人群体规模宏大,条件最艰苦、工作最辛苦,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与付出相比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共享发展成果、提升主体地位成为徐矿产改工作的核心目标。

提升政治地位,让产业工人有面子。聚焦推动产业工人参与党的建设、参与重大决策、参与企业管理,注重提高一线优秀产业工人入党比例及在党代会、职代会中的占比,五年来吸收1000余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加入党的组织,职代会中增设技师、高级技师等普通产业工人界别,一线产业工人在职工代表中的占比超过60%,40余名高技能人才被提拔为班组长,百余名优秀一线产业工人走上矿处级、科区级管理岗位,20余名优秀产业工人在集团群团组织兼职。

提升经济地位,让产业工人得实惠。制定实施《产业工人薪酬分配意见》,在政策上保证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在岗产业工人平均工资从2016年的6.4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5万元,实现翻番进入全煤行业前列;对劳模、大师、工匠等逐月发放专项补贴或对应享受相应技术职务津贴,对在国家、省部级专业技术大赛中获奖的产业工人给予5万至20万元重奖。

提升社会地位,让产业工人受尊重。大力开展劳模、工匠、好人、“六个十佳”及岗位标兵、技术能手等评选,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先进评选中的比例已超过70%,2020年以来徐矿荣获全国劳模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大国工匠”1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6人。

坚持正能量引领,打造精神家园建设的标杆

弘扬“三种精神”,创业创新创优活力竞相迸发。大力弘扬劳模、劳动、工匠“三种精神”,号召引领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精益求精、辛勤奉献,依靠产业工人,徐矿破解了产业接续、人员安置、环境治理“三大难题”,创出了全国煤炭老工业基地转型、关闭矿井重生、衰老矿区生态修复“三大样本”,五年来累计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01亿元,创造经营利润145亿元,上缴税费158亿元。

传承“好人文化”,向上向善向好风尚充分形成。坚定不移涵养好人文化、弘扬好人精神、壮大好人群体,深入开展“讲大局、讲责任、讲规矩,修好忠诚心、事业心、进取心、感恩心、敬畏心”的“三讲五心”教育活动,大力评选表彰“最美产业工人”,全集团上下形成了崇尚好人、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先后选树“最美产业工人”20人,涌现出“大国工匠”夏伯党等一大批新时代产业工人典型。

建设“家文化”,共建共维共享机制逐步健全。突出抓好底线、基本、质量“三大民生”,始终关注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特困户“三大群体”,持续做好涨工资、提待遇、美环境“三件大事”,建立健全各类服务保障机制,率先设立专项扶贫基金、产业工人互助基金,五年累计走访慰问产业工人1.8万人次,发放慰问金近3300万元,帮助3000余名困难产业工人子女圆了上学梦,用于改善民生支出超过50亿元。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徐矿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改工作的重要指示,聚力满足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当好全省产改探路先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国企产改“徐矿样本”。(作者系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标签:
责编:徐晓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