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6日徐州讯 日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徐州市鼓楼区图书馆举行了校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联手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劳”育人、以“劳”树德,强化学生公共服务意识,合作开展劳动实践教育。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服务性劳动,结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同基层地方政府部门、地方新兴技术企业、公共文化机构等单位,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通、思路共商和实践共行的模式,开展劳动实践。
“政企校”协同育人,搭建劳动教育新平台。学校深化与地方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合作,搭建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层政府部门或公共文化机构等单位开展服务性劳动。几年间,先后前往徐州市刘集镇车村村、铜山区利国镇、鼓楼区图书馆等地,开展助农收菜、书籍修复、家电维修等劳动,与当地种植能手座谈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服务一线,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并向社会输出学校劳动教育空间,提供技术技能劳动教育体验平台,开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发挥学校优势教育资源,向社会提供技术支持。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创建劳动教育新课程。将劳动教育课程由学校延伸至本地新兴技术企业,结合学生参与的劳动实践活动,分配劳动任务,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如何将所学专业,安排专业老师和企业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带领学生先后研发了农作物智能监测系统、不良品检测智能分拣系统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把课堂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将“劳动育人”效果落到实处。
“专业与思政”有机结合,引领劳动教育新风尚。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一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劳动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夯实专业技能同时,体验到专业知识、智能化工具运用对新型劳动方式改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劳动教育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体验获得感与成就感,彰显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激励学生响应时代号召、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