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徐州市、新沂市的工作部署,新沂市窑湾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发扬斗争精神,聚焦重点难点,着力营造天朗气清、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一直以来窑湾镇“扫黄打非”工作求实求新、有力有效,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完善机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部署。及时调整窑湾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张军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海涛任常务副组长,派出所、民政、法庭、市场监管、学校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划分“责任田”,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基础扎实、联动高效、反应及时”的工作机制;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分设工作站,依托“微网格”等网格化管理体系,夯实“镇—村—网格—微网格”四级组织网络,共设立26个“扫黄打非”工作站点;激活基层一线的“神经末梢”,充分调动志愿者、网格员等各方力量。窑湾镇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镇村志愿服务项目和网格化管理中,全镇所有志愿服务队和网格员都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去,助力“扫黄打非”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并积极开展工作业务培训,进一步构筑‘扫黄打非’战斗壁垒,真正把“扫黄打非”工作提上位、抓上手,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常态化开展。
正面引导,广泛宣传,营造健康环境。充分利用辖区内各类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引导。打造景区“护苗”阵地,打造大清窑湾邮局“护苗”工作站,将“护苗”宣传与“夜窑湾”表演相结合,号召群众广泛参与,提高“护苗”行动的影响力;守护未成年人文化净土,通过设计“护苗”明信片、制作“护苗”纸花等活动,让健康阅读的概念在窑湾500余名青少年的心中扎根发芽;通过LED屏、微信群、海报、横幅、大喇叭等形式,“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播放版权宣传片,增强群众自觉抵制非法、盗版产品和文化垃圾的良好意识;结合全民阅读、传统节日等活动,通过发放“绿书签”、宣读倡议书、观看公益电影等方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源头整治,守牢红线,强化市场监管。今年以来,“扫黄打非”工作组成员不定期协同志愿者明察暗访,深入辖区校园周边书店、文具店、打印社及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区域,开展“内外”彻查,压紧压实市场主体责任链条;在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对辖区出版物市场、工作群等线上平台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严打各类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扫除淫秽色情低俗等有害不良信息,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2022年上半年,窑湾镇“护苗”小队对镇区摸排出的6家书店、4家打印店进行常规检查30余次,提交违规插图和书籍等违法线索9条,并制止了一批暗含不正确价值观的产品销售,有力地维护了青少年的文化环境。
丰富载体,主动配合,创新活动形式。窑湾镇积极创新工作形式,主动发挥各村、景区、学校等“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哨点”作用,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网格服务站等阵地,将“扫黄打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实践所、站成立“扫黄打非”办公室,创新“扫黄打非”活动形式,能够将扫黄打非工作与理论宣讲、道德建设、文体休闲娱乐等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60余场,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成效。与此同时,窑湾镇积极探索“扫黄打非”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成立“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通过集中宣传、线索排查等举措,进一步筑牢文化安全防线,营造了更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