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全面推进“标准化+”行动 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产业升级
2022-10-21 09:06: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作为全国首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窗口7个试点之一,徐州市全面推进“标准化+”行动,近5年累计发布6项国际标准、353项国家标准、239项行业标准、139项地方标准。稳步推进履带起重机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大功率中高压变频调速电控系统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标准化试点等7个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推动农业、工业和社会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以健全完备的标准体系,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造标准体系

提升高端装备质量

2018年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工程机械)标准化试点,根据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准需求分析,在企业标准研制的基础上,在工程机械产品安全标准、可持续标准、新产品标准、应急救援装备标准、工程机械产品三维建模与仿真等方面,区内企业主持制定了工程机械相关43项国家标准(其中已发布26项),主持制定23项行业标准(其中已发布14项),成功开辟了新的技术标准领域,实践了从“主持标准”到“成立标准化组织”的工作路径。

通过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市形成了以徐工、卡特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海伦哲、徐州巴特等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徐州圣邦、徐工液压件等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构建了整机与零部件制造、生产与租赁、销售服务相协同的完整工程机械产业链。标准成为企业共同执行的准则,共同交流的语言。

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流动式起重机分技术委员会、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相继在2015年和2021年落户徐州,承担流动式起重机和土方机械相应标准体系建设,共建工程机械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徐工也从国际标准制定的“门外汉”,到目前主持和参与7项国际标准,徐工在国际标准制定舞台上砥砺前行,积极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在自身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徐州整个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标准化+”增强行业影响力

农业大市变强市

为大力推动黄淮海薯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甘薯绿色可持续生产,近两年,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迅速推出了六项标准。DB3203/T 1017—2022《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提出了适宜菜用甘薯种植的技术要求,规范了菜用甘薯种植过程中育苗、田间管理、采收、保鲜及运输、越冬保苗、种薯贮藏、生产记录等内容,对于提高栽培水平,发展菜用甘薯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新疆甘薯产业,该单位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支持,形成一整套新疆食用甘薯栽培技术规范,建立和规范了新疆甘薯健康种薯(苗)繁育体系技术。

近年来,徐州市丰县青山羊、沛县黄皮牛蒡、铜山窖栽韭黄、邳州大蒜、睢宁籼米、新沂水蜜桃、徐州经开区鸡腿菇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都有了“徐州标准”。甚至于农产品后期加工的徐州米线、徐州辣汤、邳州八大碗、羊方藏鱼制作等方面技艺规范,都逐步建立了起来。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世界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国际农药标准两个,获得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有关政府以及公益组织采购项目的竞标资格。

按照“面向市场、突出特色”要求,徐州市正围绕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标准体系规划建设,推动更多先进工作列入国家和省标准化试点项目。结合“千家企业培大育强”行动,引导全市优质企业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加大应用技术研究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和生产能力,支持企业参与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制订工作,推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转型升级。

标签:
责编:吴冠文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