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7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王宝林)“沟渠疏浚了、田块平整了,路桥变好了,中低产田也会成为高产田……”连日来,丰县范楼镇鲁套村种粮大户董俊忠忙着秋收备耕,“今年我将继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在现有150亩的基础上再承包80亩,良田改造好了,收成高了,我们种粮户的干劲也更足了。”随着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的深入实施,他对今年扩大秋种面积信心满满。
董俊忠的信心来自范楼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民生工程建设项目。今年以来,范楼镇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持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实施了总投资1.26亿元的袁庄片和齐阁片5.4万亩农田建设项目,受益17个行政村。为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该镇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项目+”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三产融合、生态美丽宜居村建设有机结合,夯实村级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高标准农田+规模种植”。范楼镇组织动员项目所在区农户流转土地,合并成百亩方的示范区,统一规划经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徐州山崎、满春食品等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牛蒡、西兰花、韭菜等蔬菜规模种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可以拉动土地流转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经营主体的发展可为项目区建档立卡户提供务工岗位,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高标准农田+三产融合”。紧扣“农产品加工重镇、三产融合示范镇”建设目标,范楼镇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围绕齐阁、袁庄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筹备标准化、工厂化、数字化现代农业基地,重点打造齐阁、秦王口村牛蒡、西兰花等6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精品农业种植示范园区,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硬件实力;促进一批对全镇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食品深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助推范西河、黄河故道17公里沿线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廊道建设。
“高标准农田+生态乡村”。结合乡村河道、坑塘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范楼镇对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提升“颜值”工程,激发乡村新活力;因地制宜打造兼顾农耕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研学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齐阁、丁寨、果园三个生态美丽田园村,拓展高标准农田文旅功能,夯实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范楼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组副组长宫恩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