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丰县首羡镇:人大代表“亮身份” 汇聚民意促发展
2022-08-29 11: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29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张立波)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化建设在乡村领域的重要实践,密切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丰县首羡镇充分发挥全镇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办实事、解民忧,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力做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贴心人”和“有心人”。

尽职尽责,做好乡村振兴“领路人”

“王书记,咱的梨子全被预定了!”8月27日一大早,镇级人大代表、袁老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君就接到群众捷报,两河湾种植的100亩“苏翠一号”大获丰收,被开田(集团)有限公司提前预定。

袁老家村位于首羡镇西营子河和四联干河交界处,两河湾由此得名,在王来君的带领下,村民们共同翻土、整地、栽苗、施肥、修剪,经过两年多的辛勤管理,“两河湾”的“苏翠一号”开花结果,梨子又甜又脆,皮薄肉细,一经上市就被商户高度认可。“苏翠一号”的成功试种植,也带动周边农户一起栽种,共同致富。群众富不富,关键在干部,这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共同致富的一个生动缩影。

深入群众,做好乡村振兴“贴心人”

“这个坑塘夏天蚊子嗡嗡,冬天枯枝荒草,能治理好不?”这是镇人大主席洪道杰在崔老家村走访群众时听到的最强烈的呼声。

今年以来,首羡镇党委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打造成乡村振兴发展路上的一张亮丽名片。崔老家村“口袋公园”、黄庄村的“树林长廊”、三官庙村“美丽田居”、张后屯村的红色记忆、李药铺的水韵田居……在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特色村应运而生。走进群众身边,倾听村情民意,凝聚干事创业力量,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快决策、快实施、快见效。

真心付出,做好乡村振兴“有心人”

“上半年旱、下半年涝,要是以往我能愁得睡不着觉,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旱能浇、涝能排,我再也不用为这些而担心了。”村民贾美连笑着告诉记者。贾美连口中的“旱能浇、涝能排”指的是2021年首羡镇人民政府实施的三官庙、袁老家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由镇级人大代表、三官庙村党支部书记丁时会带领全村干群和施工方一同测土壤、挖沟修渠、建设翻水站,自动气象监测站和完善的灌排系统可实现抗旱排涝一体化,大大提升了农田的抗灾能力,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首羡镇人大代表坚持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切实的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把好事实事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打通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标签:领路;乡村;首羡镇
责编:张承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