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解读彭城广场景观中的“徐州密码”
2022-08-17 18:04: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老子隐沛,徐州零公里标识“千里之行”示意图。

于7月1日开放的彭城广场,处在徐州市老城区的核心地段,是徐州市重要的“城市会客厅”和市民生活广场,也是中心商圈的重要组成内容,堪称“徐州原点”。

彭城广场因建设地铁1号线和2号线换乘站而封闭施工数年,备受市民关注。如今,“复绿工程”竣工后,广场由绿化景观、历史文脉展示、地下慢行系统、地下商业等功能构成,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已建成开放,吸引了众多老徐州人来此怀旧、探美。

近来,位于广场北部“九州之一”基座上的古鼎雕塑引起市民诸多议论,一些文史爱好者对其造型依据、体量等持有疑问。对此,记者采访了徐州市园林专家与文史学者,了解彭城广场上古鼎雕塑等7处景观的文化内涵,深读徐州历史的斑斓画卷。

『禹鼎』长这样,有图有依据

结合绿地景观花境植物展示,彭城广场围绕中心广场600米的时光漫道(环形绿道)和4处时光驿站(廊亭),设置了7处徐州历史节点的文化景观,以时间为顺序依次为:东夷曙光、彭城崛起、禹分九州、老子隐沛、孔子观洪、刘邦兴汉、苏轼抗洪。

“海、岱及淮惟徐州……”在彭城广场北部正中的“禹鼎”雕塑即“禹分九州”景观。基座向北的一面写有《尚书·禹贡》中关于徐州的介绍,77字记述了徐州方位、徐州“特产”五色土等,基座向南的一面写有“九州之一”四个大字。

徐州与鼎的渊源,《史记》有载:“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水经注》中也有秦始皇在泗水捞鼎的记载。这一话题被汉代人屡屡刻在墓石上,让现代人得以通过汉画像石,了解泗水捞鼎的生动画面。

此处禹鼎为圆形三足,与徐州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远古陶鼎、夏商时代流行的青铜宝鼎、数十幅汉画像石上的“秦皇捞鼎图”中的古鼎形制一致。设计者称,鼎的圆口取天圆意,三足取稳固意,皆合铸鼎古制,而且三足鼎比常见的四足鼎历史更加久远。

“禹鼎的设立,填补了作为‘九州之一’的徐州的文化缺项,一鼎铸立,徐州培根;文明奠基,渊源可寻。”彭城广场工程文化顾问、徐州文史学者田秉锷解释,“禹鼎置于彭城广场中轴线北端,立于广场中心,有厚德载物之象、稳如泰山之意。”

针对有市民认为这处禹鼎雕塑体积显小的问题,市住建局园林专家认为,该鼎高2.5米,直径2.1米,与周边群楼和广场相比,即使将鼎放大数倍,依然显小,但作为广场景观之一,禹鼎置于彭城广场心脏位置,与广场上其他历史文化节点是共生的,所以不能做成“巨无霸”,“禹鼎建设求其适中得体,追求以小见大、见今知古的效果。”

“紧随地铁换乘站、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建设的彭城广场‘复绿工程’,其核心是‘绿植恢复’。为了与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探源相呼应,即强化徐州建州、彭城起源等历史节点,经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特增建了‘禹鼎’景观,以此为记忆焦点,激发市民的爱乡情缘。”负责彭城广场工程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故事』变景观,打卡会客厅

除了古鼎呈现的“禹分九州”历史,偌大的彭城广场,还嵌入了其他6处历史文化景观,定格着徐州不同朝代的历史节点,扫一扫其上的二维码,便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徐州的故事——

徐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到3000年,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陶,则是徐州6000年前的文明见证。卧于彭城广场东侧草坪的“东夷曙光”景观,一个花瓣纹彩陶模样的花罐格外眼熟,其原型便出土于大墩子遗址,现展陈于邳州博物馆。“这处设计,有利于让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接触‘文物’,从而对家乡历史产生兴趣。”邳州博物馆馆长程卫表示。

彭城广场怎可没有“彭”?在禹鼎东南方有一方石上雕有“彭”字,即是“彭城崛起”的代表性景观,在广场的灯柱上、窨井盖上,也都有“彭”的字样,字形左边的“豆”犹如彭祖熬制雉羹用的器皿,右边三撇似神龙腾飞。相传彭祖向尧帝献雉羹,受封于大彭国,徐州别称“彭城”即由之而来。

彭城广场此前曾有徐州零公里标识,已成市民挥之不去的共同记忆。应广大市民要求,该零公里标识还将重新放置于广场,以表现“老子隐沛”及老子哲学“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意。目前“老子隐沛”这处景观正在完善,不日即可与市民见面。

“孔子观洪”景观地处“东夷曙光”彩陶的南边,石头上的线刻人物意象表达了春秋时期孔子吕梁观洪,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之叹的情景。

在彭城广场西面草坪上,有一块卧石刻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浅浮雕。究其含义,扫一扫旁边的二维码即可知晓。原来,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个篆字的汉代织锦出土于新疆,《史记》有“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这块织锦从侧面展示了汉高祖刘邦兴汉的功业。

这处景观不远处,有一方石上刻有苏轼《九日黄楼作》的诗句“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反映的是北宋徐州知州苏轼抗洪的典故。

留心彭城广场的地面,一不留神,你便会踩到了“历史”。在广场偏西的一处地砖上,刻有“北门大街”即南北古街统一街的历史简介,此区域对应的正是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的相关区域。七旬市民周先生参观到此,连连感叹“设计精巧,步步是文化”。

记者 张瑾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