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徐州铜山棠张镇:种桑养蚕 编织致富“新丝路”
2022-07-05 16: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  作者:芦艳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芦艳)素有“桑蚕之乡”“苏北蚕桑第一镇”美誉的棠张镇,有着50多年规模化种桑养蚕历史,全镇桑园面积约有1.5万亩,遍布12个行政村,年养蚕2.3万张,年产鲜茧180万公斤,白厂丝130吨,拥有淮海经济区最大的蚕丝被生产基地。当前,该镇一二三产业集群正逐步成型,种桑养蚕走出致富“新丝路”。

一个龙头 连起市场与农户

夏日炎炎,热浪袭人。棠张镇人来车往,在鼎盛桑蚕专业合作社蚕茧收购站,载满蚕茧的三轮车排成长长的队伍,一筐筐雪白的茧子裹满了蚕农收获的喜悦。

产业发展,得靠龙头公司带动。为带动当地农民种桑养蚕增收,徐州光彩丝绵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勇成立了徐州市鼎盛桑蚕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只管养,其他都用不着操心”,河东村三组村民徐庆德乐对现在的养蚕生活很满意:由合作社提供蚕种、蚕具、技术指导,在光彩公司的基地里摘桑叶,养好之后由公司回收。在河东村,和徐庆德一样从蚕桑产业中尝到甜头的群众有许多。该村有桑田近2000亩,800多户农户大多种桑养蚕,通过养蚕盖起了楼房,还有不少家庭买了小汽车。

以前,靠单一的种桑养蚕和缫丝,综合效益不高,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受挫。10年前,张建勇重整发展思路:围绕“一根丝”做文章,注册“黛梦雅”商标,生产蚕丝被等系列真丝产品;围绕“一树桑”做文章,开发以桑蚕蛹、桑葚酒、桑芽菜、桑叶茶为主的系列保健食品,向全产业链发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如今,光彩公司拥有5条现代化的缫丝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50吨,是徐州市最大的蚕丝生产企业,拥有日产300条蚕丝被的生产线,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蚕丝被生产基地。

一个信念 打造文旅产融样板

蚕房整洁凉爽,网格方簇上结满鸽子蛋般大小的蚕茧,如雪似霜;生产车间,一条条蚕丝从生产线“吐出”,女工们忙着拉丝制被……

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名女工站在机器前,将一筐筐干茧倒进去,经翻滚搅拌后,一个个蚕茧变成一摞丝,再经过煮制、烘干、拉丝、编织、缝补后,一床高端蚕丝被制作完成。旁边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亲眼见证从一条蚕到一床被的全过程。

为传播蚕桑文化,张建勇自费在公司建起4000平方米的徐州蚕桑文化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上万名中小学生来此参观研学。连续6年承办了棠张镇蚕桑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扩大了棠张镇蚕桑的影响力。现在,张建勇又把目光投向蚕桑生态旅游,占地100亩的蚕桑休闲观光生态园,种植了各种桑果,开挖了桑基鱼塘,建起养蚕大棚,添置了餐饮、儿童娱乐等设施,预计年内可以开园迎客。

一条新路 走出富民新篇章

两年来,棠张镇打破发展要靠财政支撑的思维定式,创新提出“三增六联”农村产业发展新思路,通过产业链增长、科技附加值增加、“股田制”增收分红,实施组织联促、科技联姻、产业联动、农旅联建、利益联结、信息联通,发动社会的力量,使用市场的办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棠张镇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国家生态乡镇、国家卫生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国字号荣誉。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坚持“用宜居留住乡愁、将文化融入生活”的鲜明导向,打造出红色崔庄、绣锦铁营、孝道高庄、画中喻庄和绿屏后郎等五个文化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新型宜居乡村,绘就了美丽乡村的诗意画卷。“我们以挖掘地域文化为抓手,乡村空间治理、公共服务提升、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百姓积极性空前高涨。”铜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棠张镇党委书记杜浩说。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