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表彰了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其中,淮海战役纪念馆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景区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1965年建成开放,占地79万平方米,淮海战役纪念馆位于景区内,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馆藏品2万余件,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淮海战役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守正创新、固本开源,统筹抓好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谱写红色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1年7月1日,提质升级后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开馆,新的展览陈设以“人民的胜利”为主题,共展出珍贵照片1000余张、文物2066件,主题更为宏阔、精神更为鲜明、内容更为丰厚、形式更为新颖,红色教育的功能功效不断增强。
在提质升级期间,淮海战役纪念馆对馆藏文物进行了系统梳理、采集数字信息,对重点文物建模,制订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和书画作品修复等方案,同时利用淮海战役亲历者采访等契机,广泛征集文物史料,近年来共征集实物、文献、地图等2000余件,其中,中央军委和前线往来电报、粟裕的弹片、黄维的拐杖等珍贵文物史料,填补了馆藏空白。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淮海战役纪念馆持续开展文物研究阐释工作,适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在新展览中“以物述史”,新增文物500余件,设置十余个科技展项,实现了文物的可触可感,并设置党性教育、军事教学和青少年研学等5个教学线,系统实施“革命精神进党课、党日活动进淮塔、红色故事进校园”的“三进”教育工程,形成了品牌。
据了解,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5年开展一次,是全国文物系统工作的最高荣誉。淮塔管理中心副主任贾萍表示,全馆人员将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保护第一,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深化革命历史研究,提高创新和阐释能力;让文物“活”起来,丰富人民历史文化滋养,推动文物事业更好发展,让淮海战役革命精神永绽光芒。(记者 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