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动徐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水平,7月28日,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的“精诚特卫杯”2022年“创响徐州、戎耀彭城”徐州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严格评审,18个会师决赛的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
本次进入决赛的18个项目分属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高科技及新兴产业3个“赛道”,采取“8+5+1”模式进行评审,即项目路演8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评委打分1分钟。
项目路演环节,项目代表通过VCR播放、阐述、PPT播放、产品现场展示等形式作项目介绍,在规定时间内简洁、客观呈现项目优势。
提问作答环节,评委根据项目的参赛资料和项目代表现场展示情况进行提问,项目代表作答。计分方法是将5位专家评委对同一项目的总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余3个分数的平均分。
大赛结束后,公布所有项目得分及排名。如果遇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项目得分相同,则将得分计算到小数点后3位;如果得分仍然相同,则由所有专家评委现场讨论决定。
18个项目最终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其中,喻宝弘获得“高科技及新兴产业”赛道一等奖,孙明利获得“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赛道一等奖,邢齐超获得“乡镇振兴及现代农业”赛道一等奖。
■声音
袁兴国(大赛评委、江苏省创业指导专家、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
退役军人是宝贵的“人才红利”,服役期间他们是保家卫国、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钢铁柱石,回到地方他们又是高素质的地方建设生力军。因此,帮他们退役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各自所长,为地方建设增添新生动力,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帮助退役军人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帮助他们创业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就是具体工作之一。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无论是从组织、项目质量还是选手的态度、认识和精神面貌方面,都优于往年,让专家评委们都有耳目一新和震撼的感觉。
“小微有大为,盆景绘前景”项目是一个乡村振兴题材的项目,它的着眼点是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回到最基层,结合当地产业去干事创业,再以合作社的模式带动退役军人包括周边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有代表性。
赵忠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旨在激发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热情、展现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推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实践,在全社会广泛营造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
此次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设置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高科技及新兴产业、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三个赛道,既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的有益尝试,更是为我们广大退役军人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希望广大退役军人满怀激情和信心地去创造创新,勇于做出新尝试,努力取得新成功,树立起携手共进、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影响带动更多的退役军人加入创业创新的行列。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政策创新、优化配套服务,着力营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环境,努力让各类退役军人人才创新有条件、创业有舞台、创富有机会。(记者 陆铭)
■新闻链接
“兵支书”的创业路
作为“乡镇振兴及现代农业”赛道一等奖获得者,新沂市兴之韵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唐店街道龙河村党总支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邢齐超介绍,他2003年入伍,2008年退役回乡,做了一名“创业者”,成了一名“兵支书”。退役后,邢齐超选择了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盆景栽培和销售作为创业“新战场”,通过学技术、精生产、重销售,终于培育出“小微”盆景品牌。目前,合作社成员122人,其中退役军人85人。
邢齐超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引领作用,打破“零散种植、户户管理”传统模式,形成了一体化、抱团化发展路子,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把一个经济薄弱村带成远近闻名的“标杆村”。在他的引领下,全村450名群众成为小微盆景种植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每户年人均增收2万元,创造了1000多个务工岗位,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盆景2万亩左右,年产值可达6亿元。小盆景实现了大产业,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