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退还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106.14亿元、累计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1.39亿元、上半年全市“765”重点项目新增融资149.26亿元……
日前,记者从徐州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徐州市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深入落实“国务院33条”“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及徐州市系列助企纾困措施,将政策文件的“白纸黑字”变成惠企惠民的“真金白银”,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财税政策支持不断加强
截至7月15日(下同),通过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市累计退还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106.14亿元,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23.3万户次、6.4亿元,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6766户次、1.14亿元,减免“六税两费”220.34万户次、6.88亿元。充分发挥奖补资金引导作用,安排年度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84亿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6亿元、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8000万元,统筹用于中小企业发展和重点企业培育。下达商务领域疫情防控及复工复市专项资金944万元,对重点保供超市、大型超市等复市复业给予补助;下达疫情防控物流企业及重点农批市场专项资金840万元,对重要物资保供物流企业和重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补助。拨付助企纾困资金6200万元,重点用于餐饮、零售、物流等小微企业稳岗返岗补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淮海新消费”惠民助商促消费活动。
金融信贷效能充分释放
加强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深化“四保障六提升”行动,全市累计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97.4亿元、同比增长29.12%。聚焦重大项目、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实施融资情况监测报告和提升行动,上半年全市“765”重点项目新增融资149.26亿元,制造业新增贷款173.72亿元。持续推进融资成本下行,上半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5.01%、较去年下降0.41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全市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1个、28个、30个基点,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支出3.48亿元。发挥信贷政策评估导向作用,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累计发放小微贷、苏科贷、富民贷、工会贷等各类贷款60.87亿元。
稳岗位扩就业持续增强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允许企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累计覆盖22个重点行业领域,已批准缓缴社保费企业168家,缓缴金额2815.1万元。扩大失业保险基金补贴范围,加大惠企稳岗返还,将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返还比例从60%提至最高90%,累计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技能提升等各项补贴2.4亿元。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积极搭建用工对接平台,持续扩大就业覆盖面,累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376场次,参与企业8760家,提供岗位14.31万个。
企业减费降负有序实施
持续抓好国有房屋租金减免,市县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累计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1.39亿元。实施利企便民检测减免专项服务,累计减免质量强检费765.85万元、检验注册费49万元。减轻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保参保缴费压力,累计为30.8万人次减免1300余万元。对中高风险区企业继续实行欠费“不停水、不停电、不停气”政策,累计减免4.48万户企业违约金132.23万元。引导电信运营企业推出系列“云服务”优惠办理政策,累计为用户让利740.9万元。
重点行业帮扶持续加力
发挥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专班作用,建立“水运(铁路)通道+港口+城市绿色通道接驳”城市物流畅行模式,利用新通道为徐钢集团等30余家重点企业累计运输原材料等物资12余万吨。延续实施“运政苏通卡”货运车辆通行费八五折优惠,减轻企业和个人运输经营成本,全市各收费站累计减免“绿色通道”车辆通行费46.67万元,减免集装箱车辆通行费4.1万元,节假日小型客车优惠96.2万元。开展RCEP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宣传辅导,累计为30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便捷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累计签证金额213.53万美元。制定实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实施方案》,切实保障消费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总的看,随着稳经济政策举措加快落地,我市经济稳中向好势头明显。”徐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巩固良好态势,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为下半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李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