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7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提运祥)党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需品”,是党员的“必修课”。徐州市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充分发挥“徐州果园”和“朱德楼”红色资源优势,通过寻访式、沉浸式、互动式党课,激励广大党员谨记初心使命,永葆党员本色,让党员在“行走的课堂”中追忆光辉历程、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走进果园历史 情景党课知来路
“果园除草是果园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夏季果园杂草大量生长,每年一般需要打3次除草剂或人工除草4次以上。为避免污染,我们果园果农不使用除草剂而是用人工方法除草。”盛夏,党员们在徐州果园猕猴桃园,认真听取果树栽培管理知识。
刚刚下过雨的果园里杂草茂盛,头戴草帽手拿铁锹的党员们来到猕猴桃树下,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除草、翻土,很快就汗流浃背了。党员惠诣雯感叹,“通过除草劳动,切身感受到丰收的不易,体会到果园创业的艰难。我们要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果园精神,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开在果树下的情景党课受到街道广大的党员的欢迎。预备党员张学志表示,70年前,老一辈的创业者凭着顽强的意志在荒芜的沙滩上建立了全国闻名的果园,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者,在本职岗位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走进红色地标 沉浸党课出实效
“1963年10月,朱德同志亲临徐州果园视察,在这座小楼里亲切接见徐州地方党政领导和群众代表。”6月24日下午,在徐州红色地标“朱德楼”里,讲解员充满激情地向参加寻访党课活动的七里沟街道党员讲解介绍“朱德楼”的由来。
随后,徐州市果树园艺中心主任王春耕走进“朱德楼”会议室,为党员们进行徐州果园发展史的专题宣讲。“徐香猕猴桃是徐州果园1975年从北京植物园引进种苗,经过果园技术人员辛勤攻关改良的猕猴品种,曾获农业部金奖,现已推广到全国许多地方,大家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徐香猕猴桃,都是从徐州果园推广出去的。”回忆当年艰苦奋斗的岁月,王春耕难掩内心的激动和自豪,“今年也正好是徐州市果园建园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历经拓荒建园、春华耕园、秋实满园、果香家园、初心归园,希望新一代七里沟人在这片蓬勃发展的新热土上,开拓进取、接续奋斗。”
据了解,为激发党员干部“创新实干、勇争一流”的精气神,七里沟街道党工委成立了由参加过果园建设和管理的老干部、老专家、老劳模、老职工组成宣讲团,通过实境党课的方式向街道党员干部讲述果园的创业史发展史,激励广大党员主动作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磨杵成针的毅力,为街道各项事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