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2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张君贤 谷启华)6月22日上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病房,27岁的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徐杰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他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挽救一名身患白血病年轻女子的生命。
徐杰是安徽宿州人,父母均在医院工作,母亲是一名资深的护理工作者。徐杰从小受父母影响,立志长大后也做一名医生。高考时,一心学医的徐杰在志愿一栏全部填写了医学专业,最终被齐齐哈尔医学院录取。2020年本科毕业后,徐杰通过研究生考试,成为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的研究生,目前在徐医附院影像科规培。
作为医学生,徐杰深知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自己献出的是爱心,托起的是生命的希望。在学校,徐杰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并在一次献血中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2月上旬,徐杰接到徐州市云龙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并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2月23日,徐杰通过再动员、高分辨配型,4月1日收到体检通知。因徐州本次疫情原因,直到4月29日体检中心复工,他第一时间进行了体检,体检结果合格,完全符合捐献要求。
6月17日,徐杰来到了徐医附院,按照规定的程序,先后共进行了9针动员剂的注射。“住院前我了解了相关流程,所以准备过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反而是充满了期待,只希望能早一点帮助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受捐人。”徐杰告诉记者,由于注射针剂的原因,这几天身体会有酸痛感,“就像不常运动的人突然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这样程度的不适不会给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6月22日上午8点,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徐杰所在的医学影像学院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老师全程陪伴着他进行采集,“学校也是在徐杰申请住院请假时才得知他要捐献骨髓的义举,我们为学生的大爱精神所感动,也全力做好学生的保障工作,让远在外地的家长放心。”
中午11点30分,历时三个半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顺利完成,20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徐杰体内分离出来,将送往患者的城市。徐杰也成为徐州市第119例,江苏省第1047例,全国第1347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延伸阅读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是一次重生的机会。据悉,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用于血液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其目前可以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后者的干细胞来源于他人,可以是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是无血缘关系的人。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无血缘关系捐献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来源。
数据显示,中华骨髓库库容超过310万人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骨髓库,累计为临床提供造血干细胞13325例。然而,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恶性血液疾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相比临床的需求,当前的登记数还远远不足。
大众常常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不好,大部分人不愿意报名,还有一部分人存在报名后临阵反悔的情况。实际上,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不管是骨髓捐献还是外周血捐献,都不会对捐献者造成伤害,休息几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据悉,在中国,中华骨髓库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这一采集方法,不需要通过骨髓穿刺,只需要提前几天肌肉注射动员剂(常用的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普乐沙福),使造血干细胞释放至外周血中。待正式采集的时候,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供图:徐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