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聚力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2022-02-25 09:39: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记者 王正喜

2月22日,在江苏星星冷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现代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从点焊、组装到成型,一举一放、分毫不差。随着一系列智能化产品的问世,让星星冷链不仅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在出口上取得了新突破。

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成功量产多款带有自适应感应、人脸识别、数据共享、娱乐交互功能的智能产品。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升级,康力源公司将逐渐由“制造”为主向“设计、制造、销售、品牌一体化”的综合性健身器材企业转换。

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厚植竞争优势的同时,紧紧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并把服务业发展融入到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中,集聚了创新创业资源,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

两业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

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是增强徐州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力、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基础和内核。我市着力构建“6+3”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2月17日,省发改委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拟入选名单,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丰县经济开发区等入选试点区域,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星星冷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江苏伟业铝材有限公司、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入选试点企业。

行业单项冠军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家印象中是一家做冷链设备的企业,其实,它是一家做冷链物品和冷链设备控制、监测、联网、上云服务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有将近700万到800万台用于各种场合的智能终端设备,配合公司的“精创冷云”,打造一个冷链物联网。通过物流检测多类型协同感知技术及无线传感容器虚拟化平台,实现了疫苗全冷链温控信息透明共享交互,构建起了智能预警监管系统及分布式信息发布系统。

2021年7月,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无人伴随运输机器人,历时6个月的研发正式下线,它在柔性行走、自动绕障、室外导航精度上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2吨重的无人伴随运输机器人仿佛长了双眼,既可轻盈跟随,又可识别绕障。在各种危险环境中,它可以完成自主巡防、侦察清障、排烟灭火等动作。

在徐工挖掘机械智能制造基地,正在生产的新型挖机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工程机械。现代化的大型工厂、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流水线,极大地提高了挖掘机的生产效率。一台挖掘机从第一块钢材进厂,到最后的整机组装完毕,只需要6天的时间。

江苏伟业铝材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新建高端铝材基地,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附加值,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的产品种类和工艺水平。近日,公司创建的江苏省(伟业)高强度防腐特种铝型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通过省科技厅审核,入选2021年度拟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认定名单,成为铝型材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产业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装备制造属于高度离散型制造行业,各零件的加工装配过程彼此独立。为适应这种生产模式,徐工智联推进“物流中心仓储+厂内物流配送供线”的两级生产物流运作体系,能够提供从集成仓储到敏捷供线的全流程服务,实现了作业指令、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以及供应链前端物流仓配一体化运作。

目前,徐工智联正在建设集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专业化于一体的智慧物流园区,借助高端、智能的物流园区服务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力支撑徐工主业做强做大。园区最核心的功能是服务于主机厂的零部件仓配一体化服务,提高齐套率与到货及时率,压降库存,实现准时化配送。

淮海国际陆港加快建设,也为我市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物流支撑。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突破千列大关,中欧班列的开行助力华东地区最大的华贸物流纸浆分拨中心落地徐州,建成货运中心成品车基地,建设中林陆港产业园等项目,为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现代服务业是加快实现调结构、促消费、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根据《徐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我市将着力构建“6+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消费、新供给,建成区域创新创业高地、优势产业高地、融合发展高地、品质消费高地和双向开放高地,建成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市发改委的统计表明,我市与先进制造业整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支撑作用逐步显现。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998.08亿元,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4%,两年平均增长14.7%;其中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8.8%,高于服务业增幅1.4个百分点。重点行业中,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分别增长50.7%、40%、40.2%、33.3%。

六大功能片区加快建设

坚定推动“产城融合”转型发展的徐州,是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也在加快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我市将着力建设经开区、高新区、港务区、潘安湖片区、东南片区、空港片区六大现代服务业功能片区,培育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带动性强的功能片区。推动服务功能片区产业链延伸、资源链整合、价值链提升,着力提升高端服务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服务业承载能力和品质层次,引领全市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高铁商务新城、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大许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等载体,放大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政策效应,打造国家级两业融合示范区、淮海经济区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基地。徐州高新区依托科技创新谷、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全科技产业园、华录淮海数据湖、苏宁淮海智慧电商产业园等平台载体,打造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核心区。

淮海国际港务区正着力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淮海国际港务区、铁路货运中心、徐州港等建设,打造全国东西双向开放重要节点和内陆国际化枢纽经济新高地。潘安湖片区正依托潘安湖湿地公园、科教创新区等载体,建设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区和区域科教创新基地,提升贾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水平。

东南片区正着力发展生态文旅和康养娱乐产业,配套发展商贸物流、 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快园博园、方特乐园、吕梁山风景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旅康养度假中心。空港片区正依托观音机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冷链物流中心等载体,加快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建设国际化航空枢纽和全国临空产业示范区。

围绕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我市正在加快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与农业、服务业产业间深度融合,加快跨区域协同融合,建立优势互补、开放共赢、产业跨界、区域协调的现代服务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