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弃用手机号不解绑:不知不觉,钱没了!
2021-04-09 10:1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信用卡诈骗的方式千万种,即便你已经练就“不乱点链接、不相信转账、不输入验证码”,但是你敢相信有一种新型诈骗方式,不需要你有任何操作,哪怕你身处外地,即使是睡着的状态,银行卡里的钱也能“嗖嗖”没了吗?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件,就曝光了这一骗局。徐州的张先生,在一天晚上十一点多得知,银行卡里的近10万元钱被别人取走了,绑定的手机卡也被补办了。

晚上十一点,明明是该熟睡的状态,更何况手机、银行卡、身份证都没丢,也没点什么乱七八糟的链接、网页,更没有泄露短信验证码,钱到底是怎么消失的?

以前的信用卡诈骗还会收到链接或接到电话,现在却是悄无声息进行,简单的说,就是“我挪走你的钱,却与你无关”。

是谁补办了手机卡?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冒用真正持卡人名义转走了银行卡里的钱?

非法异地补办手机卡

“主要是通过筛选别人不用的号码,然后再花钱让小亮帮忙补卡,然后就简单了,通过手机验证码就能转账……”看守所内,面对承办检察官的询问,小洪面带羞愧的说着自己的犯罪经过,谁能想到,在正值青春奋斗的大好时光,小洪却将自己的心思动到了歪门邪道上。

24岁的小洪大专毕业后,想着尽快赚钱便将目光放到了互联网上,最初在网上倒卖一些赌博网站的注册身份信息、绑定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银行注册手机号等信息挣钱,后来便发展到通过补办赌博网站上预留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将这些银行卡里的钱偷偷转出来自己使用。

尝到甜头后,小洪将心思转到了别人不用的手机号上,“我们把银行卡里的钱偷出来,没人会知道,因为这些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大都是不用的”。为了方便查询余额、补办手机卡、取钱等一系列的操作,小洪将小豪、小俊、小亮等9人先后“拉下水”,形成自己的犯罪团伙。

人员有了,小洪的“致富”道路更“宽阔”起来。他先是非法获取了包括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网银密码等内容在内的大量个人信息,先后安排多人对这些银行卡余额进行查询,筛选出值得“下手”的账户,这是整个犯罪的第一步,如果查不到银行卡余额信息,也不会进行后续的补卡、转账等。确定余额后,再逐个打电话确定手机号码是否有人接听,若该手机号码已被弃用却忘记解绑,这便正中小洪下怀。

由于隐私保护的不断加强,个人重要信息的获取除本人外,某些特定人群也可以获取,只有将别人的手机号码“据为己有”,才能实现对方银行账户的随时转账。一切准备就绪后,谁能帮忙补办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呢?原来,早在小洪补办赌博网站预留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时,便与在通信公司工作的小亮有了“合作”,为了继续拉拢小亮,小洪许诺以近一万元的高价购买小亮补办的手机卡,然后再安排人找其补办。“实名制”问题怎么解决?找个和补卡人体貌特征、年龄差不多、性别一致的“演员”戴着帽子、口罩演补卡过程给监控“看”就可以了。关键的难题解决了,有了手机卡后,小洪团伙陆续通过获取银行转账动态验证短信,无接触盗刷绑定银行账户,造成银行卡户主钱财损失120余万元。

“我的手机卡怎么显示被人异地补办了,现在绑定的银行卡也不能用了…..”“我本人不知情你们怎么给补办的手机卡,现在里面的钱都被转走了……”

泉山区检察院在办理该案中,还找到了10余名和张先生一样的被害人,他们完全应了“人在家中坐,祸从天生来”,明明什么也没做,钱就没了。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新型诈骗不断升级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案件增长势头虽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不法分子的诈骗活动依然猖獗,且不断演化和升级,以小洪等人信用卡诈骗案为例,信用卡诈骗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自“广泛撒网”向“精准打击”演化。从诈骗对象的筛选来看,以批量随机选择的“广泛撒网”式获取他人信息手段向层层筛选建立特定“数据库”式诈骗演化。例如,在本案中,小洪团伙通过“木马”病毒获得大量个人重要信息后,派专人筛选出银行余额2万元以上的用户形成初选账户库,随后再选定空号或多次无人接听的手机号形成特定“数据库。”这种看似“广泛撒网”实则锁定被骗对象的方式,因前期确保受害人毫不知情,故更易得手。

——从“可追溯”到“隐身术”转变。从借助的工具来看,随着金融业务与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信用卡诈骗案件呈现显著的高科技化趋势,为他们的诈骗活动提供了完美的伪装。本案中,小洪为降低被发现的风险,借用他人的银行卡收款再由成员取现,实现隐蔽“过桥”;同时,由于手机号码多为弃用或转接,导致个人银行账户转账信息不能被适时发现,被害人知晓受骗的时效被模糊,利用难以监管的“漏洞”,为他们实施诈骗行为穿上了“隐身衣”。

——由“自己人”向“吸纳外部人”升级。从犯罪分子的人员构成来看,以往的诈骗行为都是犯罪团伙“自己人”相互配合完成,在本案中,小洪利益拉拢了通信公司的小亮,以每个号码8000元的价格与其进行补卡交易,而小亮为破解入网“实名制”的规定,则通过雇“演员”过监控的方式应对检查。这种利用新补办的手机卡获取银行转账动态验证短信的方式,无接触性盗刷绑定银行账户,成功绕过了银行风控的“防护网”。

如何应对信用卡诈骗

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受众范围越来越广泛,如今可以完全脱离网络的人少之又少,对于不断新增的隐蔽诈骗手法,让人防不胜防。除事前宣传、事中拦截、事后协查外,还需要社会各界作出更多的努力,共同守护好人民的“钱袋子”。

——打通行业壁垒,形成监管合力。细化银行、电信行业监管标准,建立不良人员的信用“黑名单”,对违法、违规人员落实惩戒机制,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银行、电信部门之间的线索移送、核查、反馈机制,完善紧急止付止损绿色通道,对于发现或可能导致损失的线索,通知紧急止付,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加强行政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电信监管机构要加强行政监管,落实发卡人主体责任,牢守“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一个一类卡”“一张银行卡只能绑定一个手机号码”的红线,减少“黑卡”存量和交易环节,实现权利人、银行卡、手机卡的全面“实名制”。

——强化源头治理,加大打击力度。司法机关、电信、金融监管部门要以正在开展的“断卡行动”为契机,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信息、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从严打击非法买卖手机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双管齐下,规范持卡行为。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司法机关要及时公布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加大以案释法工作力度;电信、银行监管部门要借助新媒体、报刊等形式,广泛开展银行卡、手机卡安全管理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抵制非法买卖“两卡”行为,持续化解金融风险、保障公民财产安全。

对每一位金融消费者而言,“看好自己的钱”,不断提高识假防骗能力,更是远离被骗风险、避免财产损失的解决之道。(通讯员 张睿 陈嘉)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