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无锡市新吴区和风幼儿园融合教育项目组开展“如何构建优质融合课堂”专题研讨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课堂实操多维联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平台,探索特需儿童与普通儿童协同发展新路径,助力构建高质量全纳教育生态。
研讨会中,项目组聚焦政策落地与理论支撑,立足实际,总结出优质融合课堂应实现的三大突破:通过弹性空间布局、多模态教具开发打造适应性学习场景;运用同伴助学、任务分层等策略激发多元潜能;构建“共生共长”的课堂文化,促进普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双向提升。
在实践分享环节,项目组教师代表以差异化教学活动设计为例,演示如何通过前置评估精准定位特需儿童语言发展基线,结合普通儿童“最近发展区”设定知识习得、技能迁移、情感共鸣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案中,视觉化流程图、选择性应答卡等辅助工具,既为特需儿童降低认知负荷,又为普通儿童创设了互助实践场景。该名教师认为,融合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公平的具象化,教师需要成为“差异的翻译者”,将个体需求转化为教学创新动能。

实景观摩环节,大班社会活动《糊涂熊队划不快》引发深度研讨。该课例以绘本情境为载体,巧妙植入角色分工、冲突调解等社会性发展目标:特需儿童通过佩戴角色头饰获得身份认同,普通儿童担任“协作小导师”指导任务完成,双方在模拟龙舟竞赛中自然习得团队协作技巧。课后研讨中,教师围绕“支持性策略的显性与隐性平衡”“普特儿童互动质量评估”等议题展开思想碰撞,形成“情境化支持五步法”“社会故事预演”等可迁移教学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和风幼儿园融合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 “无障碍学习空间”改造计划,通过感统训练角、情绪调节区等功能区域建设优化物理环境;“教师融合教学力”提升工程,构建“通识培训+实操工作坊+个案督导”三级成长体系;“家校园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开发特需儿童发展评估数字平台,实现成长数据动态追踪与精准支持。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更彰显了和风幼儿园“让每一个生命轻舞飞扬”的教育情怀。在政策赋能与基层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和风幼儿园正探索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融合教育,为区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