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锡山:“阿炳”名片越擦越亮
2023-12-19 10:38:00  来源:江南晚报  
1
听新闻

在12月17日晚上举行的“大音希声”——海内外纪念华彦钧(阿炳)诞辰130周年国乐盛典舞台,虚拟阿炳现身演出现场,为观众带来全息影像版《二泉映月》

阿炳祖居前的音乐广场已成为周边民乐爱好者的首选排演地。

12月17日晚,“大音希声”——海内外纪念华彦钧(阿炳)诞辰130周年国乐盛典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共计22位演奏家以及无锡民族乐团带来的高规格演出,通过民乐缅怀无锡音乐名人阿炳,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记者了解到,围绕阿炳相关的名人名曲资源,展馆活化、民间小舞台等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文旅融合产品积极打造起品牌文化logo群,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观众到访和参与。

祖居地建起音乐广场

锡山区东亭街道春合社区所在的阿炳祖居西墙之外,阿炳音乐广场于上月建成启用。圆形的小广场上,民乐队和广场舞队轮番在这里排演,有的跟着曲谱拉二胡弹琵琶,有的在户外功放的助力下,跟着领队练习唱歌跳舞……新广场的启用不仅为老街一隅的阿炳祖居增加了人气,还丰富了周边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保变身文化空间,音乐广场成了民乐文化群众活动的最佳载体。

从2019年到2020年,东亭街道对阿炳祖居的本体建筑以及内部布展进行了修葺和完善。2022年,建设了阿炳音乐广场,进一步传播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展群众文化空间。东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阿炳祖居和音乐广场对市民免费开放,已经成为东亭街道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百宅百院’活化利用过程中,阿炳祖居与无锡老城厢二泉广场的阿炳故居互相呼应,成为后人了解阿炳、了解民乐的人文双璧。”锡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祖居修缮过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运用新媒体展陈技术,首度还原阿炳童年生活场景。

越来越多游客热衷在常规旅游线路之外寻找城市文化元素,沉浸式打卡和文化名人相关的祖居、故居等场馆,成为不少文史爱好者的新流行。“阿炳的《二泉映月》是中国民乐的一张响亮名片,也是无锡民乐的宝贵财富,最近几年,几乎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寻访、参观阿炳祖居。阿炳的音乐响彻世界,阿炳文化值得探寻。”30多年来,阿炳祖居的义务讲解员张爱芬默默看顾祖居,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祖居占地238平方米,其中房屋面积78平方米。这里是阿炳之父华清和的老家,也是阿炳8岁前和婶娘长期居住之地。现在,围绕在阿炳祖居周边,由当地中老年艺术爱好者为主的合星艺术团组建了阿炳器乐队、腰鼓队等,文艺活动常年开展得如火如荼。

阿炳小舞台越来越“闹猛”

纪念阿炳,更多见的是“民乐+”的社区衍生行动,见证蓬勃的文化内生动力。在锡山区,52个“阿炳小舞台”年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正成为当代民间文艺的新文化品牌,不断转化为新流量、新动能,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

“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很多时候是露天小舞台,几乎周周见!”从锡山文化馆了解到,近年来,锡山重点围绕各镇(街道)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时代记忆,征集、整理、创作、编排了一批融合锡山文脉与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力作,不少节目“小而美”,不乏浓浓烟火气,舞台可以在繁华闹市,也可以在幽静山脚下或公园亲水平台边,观众们在幕天席地中欣赏好戏连台。

两年一届的阿炳文化艺术节是锡山精心打造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也是发掘培植群文精品力作的重要平台。自2005年开展以来,阿炳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10届,涌现了一批文艺新人和原创优秀作品。舞蹈《飞向春天》《母亲》《芙蓉山高头竹马》、歌曲《女大十八变》等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和无锡市“群芳奖”金奖,阿炳文化艺术节入选江苏省第三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群文活动品牌。锡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锡山还将定期举办阿炳音乐品鉴、学术交流及民乐演奏邀请赛等品牌活动,进一步凝聚城市文化标识,擦亮城市文化名片。(陶洁/文、摄)

标签:祖居;音乐广场;民乐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