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粪—肥—菜、稻鱼共生、秸秆原位还田、农田尾水养分循环利用……一整套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在宜兴张渚镇茶亭村呈现出江南生活新图景。近日,这个村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推动太湖生态治理向纵深迈进,宜兴全链条拓展农业绿色发展空间,依托科技创新,循环农业、无废农场、渔光互补等一系列新型农业生态模式不断涌现。日前,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介47个高效利用资源节本增效、推广绿色技术增产增效、打造绿色链条增值增效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宜兴榜上有名。
循环利用
现代农业科技感十足
位于太湖边的江苏神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申报宜兴首批“无废农场”。他们的生态农场将收集的秸秆、杂草、树枝送到农场协同处理资源化利用中心,揉丝粉碎,高温无害化处理,深度发酵,制成有机肥料。如今,农场内有机肥替代化肥率达100%,农产品品质大大提升。
过去“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这一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壤污染、板结以及农田生态系统脆弱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循环农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茶亭村马塘干自然村记者看到,养鸡场处理的秸秆、鸡粪,生产出有机肥供给村里的绿色稻田、蔬菜地和茶园、果园使用,让种植户规避了化肥使用,提升稻米、蔬菜等农产品品质。不仅如此,700亩的高质量农田,还设计了漂浮植物强化净化区、生态浮床景观区、荷花生境区、沉水植物稳定区等功能区域,构建起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茶亭村村干部张宜强介绍,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撑下,这里的生态循环农业并不是传统循环农业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外部干预来扭转石油、化学农业的弊端,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流动。
从宜兴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绿色产业链,预计今年综合利用秸秆量有望突破28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97%。此外,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等举措在内的农田绿色防控体系已成为普遍行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全面改善。
系统治理
高标准农田发挥生态功能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注重完善全村生态系统,助力太湖治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芳桥街道金兰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说。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金兰村借助村边、田边、河边固有的池塘、坑塘建设农田尾水净化塘,配以园林绿色措施,在推行灌排分设过程中,落实排水沟渠生态化措施,形成了生态沟渠吸收、生态湿地净化于一体的农业生产尾水氮磷梯度降解系统,促进了农业面源污染减排。
近年来,宜兴结合“农业景观化、景观产业化”要求,对高标准农田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净化提升改造,把农田建设与太湖治理、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统筹设计、统一建设,充分发挥好高标准农田的生态功能。
紧挨着太湖的新庄街道核心村,农田生态化改造以“线”串联净化体系,形成了“田—库—塘—渠—滩—河—湖”一套完整的农田退水水质净化体系。据介绍,核心村以“百合花开”农场为基点,对500亩农田开展连片整治,按照生态化、循环化、高值化原则,新建生态沟渠近4000米,种植水生植物2000多平方米。通过将农田退水由生态沟渠引入湿地区域进行自然净化,配套建设生态湿地约700亩,可接纳约1000亩农田退水,实现了农田尾水的达标排放,有效削减了入湖氮磷排放量,湿地出水经水质检测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
据周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太湖生态治理向纵深迈进,在关停化工企业、太湖禁捕、污水纳管等举措后,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为重中之重,通过打通“断头浜”等措施形成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打造水清塘美、宜耕宜游的新江南田园风光。
跨界联姻
传统农业牵手新兴产业
鱼塘之上,排排光伏板铺设出阳光“蓝海”,绘就了鱼跃影熠的美景。这种水上能发电、水下能养鱼的“渔光互补”绿色渔业生产模式,成为宜兴农村的新鲜事。渔业养殖与绿色发电的全新产业融合,带来高附加值的增收,助力传统农业转型成为绿色低碳农业。
总投资10亿元的新建镇华能兴建21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将于近期实现并网发电,规划装机容量210兆瓦。该项目采用“渔光互补”形式,结合光伏发电技术,建设科技化、生态化、规范化渔光互补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这一项目改造蟹塘4000亩,为全省首个集池塘生态化改造与渔业养殖一体实施的光伏项目。届时年发电量约2.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万吨。
近年来,宜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其中光伏产业发展迅猛,规上营收在新能源产业中长期占比90%左右。正是依托当地光伏全产业链的优势,传统农业迎来质的飞跃。大唐宜兴杨巷一期(80兆瓦)渔光互补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也正在抓紧建设之中,据大唐(无锡)综合能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苏亮介绍,“渔光互补”还将有效降低夏季池塘水温,提高池塘养殖产量,“租金+养殖环境提升”模式为地方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日前,在2023大美新建丰收节活动现场,夺得“蟹王”荣誉的蒋杰,就是“渔光互补”塘口养殖户。
□本报记者 胡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