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宜兴西氿大桥放眼望去,西氿生态湿地已初绽芳容。曾经的千亩鱼塘已不复存在,步入湿地,豁然开朗,最吸睛的便是那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水草长势茂盛,清晰可见。时不时还有野鸭、鸟类飞来嬉戏。尽显自然之美的西氿生态湿地,成为宜兴生态文明跃升的又一“新地标”。
西氿生态湿地位于西氿上游,是“三氿”水生态修复工程的二期项目,也是宜兴打造“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太湖生态过渡带”通过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为宜兴西氿、团氿、东氿“三氿”增加“生态容量”,打造天然生态屏障,构建“清水绿岸、水下森林”的水生态景观。
“以前鱼塘尾水直排入河,给附近河道水质带来不小压力,造成西氿水质不稳定。工程施工前,这里杂草丛生,水体富营养化。”宜兴市公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业务部副部长李文皓介绍。通过重新整理规划,退渔还湿,去年,3300亩生态湿地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千亩湿地划分为预处理区、湿地净化区、湿地涵养区、生态深度净化区、复合生境湿地区等功能区,通过恢复水生植物群落,同时引入水生动物,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提升整体水质,建立起稳定完善的水生态系统。
如今,通过湿地净化,每天可向下游提供15万立方米的优质清水,且水质稳定在Ⅲ类。运用纯生态的模式实现水治理是该湿地最大的特色。据李文皓介绍,通过设置多台提升泵站,将周边村庄的农田退水、鱼塘尾水等输送至湿地预处理区,再通过湿地内部水生植物的净化,实现水质达标。在西片区,还设有100多亩生态养殖试验区,为生态渔业养殖探索新模式。目前,上海海洋大学相关团队已进驻开展养殖试验。
还景于民,共享生态红利。近期,宜兴市公用环保集团还对位于东片区的水质深度净化区进行了微改造,对内部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打造40万平方米郊野公园,将于明年初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在湿地建设中,宜兴还创新治理思路,对工程范围内的西氿支浜东圩河实施区域生态治理,为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路径。西氿支浜东圩河长约224米,东圩一组河长约125米,与西氿连通。宜兴通过对农田退水排口、村庄雨污排口和河道生态化治理,使得两个支浜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摸索出了费用低、可行性强、便于推广复制的生态保护修复模式。(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