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新时代基层党建力量,积极打造社区善治模式,持续激活发展“新引擎”。
“一核”驱动,组织领导更有力。紧抓党建引领核心主线,聚焦“党建+社工”“党建+资源”“党建+治理”三项工程,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依托社区创新发展园,立足人才、资源、服务三方面,制定社创园运营制度、社工站项目管理制度、督导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等,完善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机制。组建由1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为社区治理“把脉支招”,走访86名社区党员、社区“能人”,摸清社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治理清单等。梳理总结社区治理实践“工具书”,为社区、社区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支持,不断延伸党组织“触角”,形成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良好格局。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区红色资源,带领社区骨干、社区社会组织成员“红色研学”等11次,坚持原汁原味学、联系实际学、创新形式学,推动党建向基层治理新领域、新空间不断延伸。
“一套”机制,服务居民更有心。用好党建“指挥棒”奏响多元“协奏曲”,精心绘制江溪“同心圆”,搭建“党委(党组)统一领导,社区协同联动,居民广泛参与”工作机制,统筹社区资源优势,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矛盾纠纷、环境美化、困难帮扶等问题上做好“信息员”“调解员”角色,稳步推进调研、议事、服务、项目等工作。持续推动“乐邻桑榆”社区老年互助服务等社区参与式治理类项目29个,“四海一家”众创式花园议事吧建设等社区协商式治理类项目16个。聚焦社区治理“痛点堵点”,关切居民群众“急难愁盼”,以吸收人员、嵌入组织、链接资源、搭建平台等方式,培优基层优秀人才、孵化基层群团组织、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为364名社区工作者提供订单式培训活动共11场,搭建社会组织交流分享沙龙等8场,组织“爱&溪”社区关爱计划等社区活动、公益服务21场,覆盖党员群众3356人次,推动社区治理“联”起来、“活”起来,提高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
“多元”参与,协同共治更有效。发挥社工站枢纽型平台作用,拓宽延伸党组织影响力,凝聚辖区“五社联动”力量。统筹推进社区治理实践项目、社工“菁英计划”、社会组织“内培微孵”服务、社区志愿者“时间胶囊”志愿活动、街道级区域化共治基金等,打造江溪多元参与“朋友圈”。挖掘社区草根力量,动员党员骨干、退休老干部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区议事圆桌会等,以社区项目和服务带动居民群众的“黏性”,营造协商共治的良好社区氛围。以“1+3+X”为运作体系,持续深化有党组织引领、有党群骨干示范带头、有服务阵地保障、有项目经费支撑的居民小区、网格以及楼栋。引导居民有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将“社区合伙人”治理理念慢慢融入居民群众心中,逐步形成了“茶馆微治”老年人议事平台、“兴微家·134工作法”等社区协商议事工作法,促进协商更有深意、居民更有暖意、治理更有新意。(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