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底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宁锡常接合片区)以来,宜兴市大力推动开展相关创新实践。作为城郊村,轸村村最先感受到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众多改变,也积极拓宽发展新思路。
眼下,走进经开区(屺亭街道)轸村村,独树一帜的村貌展现眼前。不同于一般村庄的阡陌农房,这里城市气息浓郁,342省道穿村而过,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融达汽车城、红星美凯龙等商贸实体相邻。作为典型的城郊村,轸村村依城而建,也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寻求机遇,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2012年以来,轸村村建起商业店铺、汽车城配套服务中心及标准厂房,并通过自主经营、租赁等方式,不断提高村级收入,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市村级经济综合实力十强村的蜕变。“我们牢固树立城乡融合发展大局观念和服务城市建设的机遇意识,主动探索实践,加快民生配套项目、产业项目等落地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轸村村党委书记雷正君表示,如何让村庄进一步向城市靠拢,更好释放人才吸引力,是轸村村发展思考的重点。
聚人气,离不开安居乐业。在村里引入高标准现代化住宅小区,为商贸人员、外来人口及本地村民提供改善性住房选择,既能提升轸村村整体形象及服务功能,又能快速集聚人气。朗诗·新都府小区是轸村村成功引入的首个高标准现代化住宅小区,也是该村开展村居结合管理模式的重要尝试。小区现有住户500多户,且入住率持续提升。为此,今年以来,轸村村党委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宜居朗诗”党建品牌,成立朗诗物业党支部,由村党委副书记周益超任党支部书记,设立小区治理联动机制,推动轸村村党委、朗诗物业党支部党建联席,轸村村村民委员会、物业公司、业主代表三方联事,党和政府职能部门、共建单位、小区居民等多方联系。与此同时,村党委设置小区红网格,明确职责分工,建起红色阵地,常态化开展党建、阅读、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小区治理新提升。
住宅小区的建设,不仅带动人气,也带来商机。封浩然是朗诗·新都府小区附近一家超市的负责人。“我是从无锡过来的,考察后发现,这里虽然是城郊村,但周边交通便利、商贸实体很多,村里还承诺会把附近配套做起来,客流会进一步增加。”封浩然说,因为看中轸村村的发展前景,他和家人投入50多万元开起超市,目前客流量在慢慢增加,生意好的时候会营业至晚上10点多。
封浩然口中的相关配套,也是轸村村融入城乡融合发展大局,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有力尝试。今年2月,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轸村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入的新型康养项目——耘林·宜乐雅园正式投运。它不仅是“居家养老社区”,通过超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配套设施,尤其是项目共享大厅里咖啡区、餐饮区、阅读区、儿童游乐区等功能区的打造,提供文娱、生活、休闲服务。尤其是引入“社区食堂”的概念,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打卡就餐。未来,通过资源整合共享,这里不仅可以满足项目自身运转,还能强化轸村村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的能力,成为村庄现代化建设、集聚人气的有力抓手。
去年,轸村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4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3万元,居全省前列。“相信通过积极探索,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轸村村定能够在高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雷正君信心满满地说。(倪晶 冯思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