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家住荣巷东浜、年过八旬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志熙,闲暇时经常从家门口这条弯弯曲曲的弄堂,到梁溪路上的荣巷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排练,与老伴一起指导青少年学习“无锡评曲”。随着城市微更新的不断深入,无锡滨湖涌现出一批“家门口的好去处”,让此间市民在熟悉的生活半径内就能够展开“微旅游”“微度假”,增强便利性带来的幸福感。

近年来,“慢生活”成为一种逐渐流行的生活方式。在匆忙的现代生活里,一处放松休闲的文化空间往往是“慢下来”的最好方式。荣巷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于今年4月正式启用,中心设有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特色活动室、欢乐驿站、体质测试室、综合活动室等区域,拥有滨湖区首个24小时自助“钟书房”,也是滨湖区非遗传习基地和区民进之家。这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下沉式文化空间,涵盖了图书阅览、舞台展演、文化沙龙、体育健身等多项功能。
精心打造的新型现代阅读空间,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文化的熏陶,感受生活的美好,成了居民们感悟阅读快乐的首选地。居民只需办理一张借阅证,就可免费共享6600册的图书资源。书房配备了自助借阅机、电子书借阅设备,还设置了少儿阅览桌椅、阶梯阅读区,老花镜、急救箱、雨伞等,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读者多方面的需求。二楼设置了24小时无人借阅区,让阅读不受时间限制。

今年以来,活动中心已举办了非遗传承系列活动、“四季弦歌”小型音乐演奏会、“童梦协奏曲”亲子音乐会、古典公益文化艺术沙龙、“恺之遗风”无锡顾恺之艺术研究会公益讲座、特色团队文艺汇演、中华戏曲公益演出、演唱会知识竞赛、诗词大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66场。为了进行艺术普及,还开展了“百姓艺术课程”,包括朗诵、声乐、民族民间舞、葫芦丝、二胡、瑜伽、摄影等八类培训,让居民爱上艺术,传承文化。
居民周雪莲有一对双胞胎儿女,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她在荣巷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参加亲子活动的照片和感悟。她说,活动精彩丰富,让我们在家门口享受了美好的“书式”生活。“这里环境好,还有24小时图书馆,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来到这里总能找到喜欢的书,随时可以享受阅读的自由。“好的地方,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一次次难忘的读书会,丰富了荣巷百姓的文化艺术生活,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荣巷的文化底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充满文化气息的“慢生活”。近日,在第十二届无锡文博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2年度“家门口的好去处”评选结果,荣巷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滨湖区唯一获评场所,荣幸上榜。(熊涛 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