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空港经济开发区(硕放街道)将基层理论宣讲作为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着力构建“1+4+N”的宣讲工作体系,即一个特色宣讲品牌、四支宣讲队伍、N场理论宣讲,坚持分层打造、示范引领、深化互动原则,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宣讲阵地,突出“传播理论、解读政策、倡导新风、传递温暖”的宣讲主题,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行家里手”,工作矩阵建大建强
持续打造多元化宣讲队伍,优化“理想空港”宣讲品牌。通过“微党课”比赛、基层推荐、人才选拔等形式,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参与热情高”的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行业骨干、社区工作者等纳入到理论宣讲员队伍中来,先后成立了“百姓名嘴”“宣讲轻骑兵”“头雁领航”等宣讲队,并聚合各支宣传队特色,积极鼓励支持和协调组织他们走上宣讲舞台,让工作矩阵强起来。此外,通过集中探讨、反复试讲、打磨讲稿等举措,不断优化宣讲形式和宣讲内容,加大对宣讲员的培养力度,全方位提升宣讲工作质量。今年,还特聘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绪新作为“理想空港”宣讲团客座教授,负责对宣讲队伍进行指导,从讲稿内容到情感表达,从仪容仪表到舞台表现,进行多角度的讲解授课,让宣讲员专业技能有了更好的指导。
打造“多样课堂”,阵地空间出彩出新
在传统宣讲阵地的基础上,空港经开区将空港中央公园湖心亭、新吴区双拥公园、社区凉亭长廊和特色楼道等作为宣讲新阵地,打造“移动课堂”,灵活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新“乡聚课堂”主题活动、寻访红色研学路线、凉亭板凳会等富有特色的活动,实现了理论宣讲地点从室内向室外、宣讲对象从党员向党员群众、宣讲形式从单一向互动的转变,切实将理论宣讲触角延伸到角角落落。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拓展网络宣讲阵地,打造“掌上课堂”,开设线上“理响空港”栏目,开通“乡聚课堂”线上直播,以及推出冬训主讲人、“乡聚E堂”、初心讲堂等系列短视频共计24个,让宣讲从“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另外,依托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固定课堂”,今年以来已常态化开展“同心·润硕”大讲堂、“礼赞新时代 追梦复兴路”主题宣讲、硕学课堂等宣讲活动近30多次。
定制“个性套餐”,宣讲工作精准精彩
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人群,找准宣讲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精准打造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项目,提高受众群体的契合度,达到宣讲效果的最大化。今年以来,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年轻干部“青力启航”主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移风易俗宣讲、志愿先锋服务等主题宣讲中,分别邀请了“理响无锡”宣讲大联盟讲师、青年工作导师、学者专家、百姓名嘴等为不同受众量身定制个性化宣讲,今年已累计举办140多场次。这些讲师们通过讲百姓身边的故事,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使理论宣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在与社区居民群众的面对面宣讲中,还采用“宣讲+文艺+文明实践”的方式,邀请“百姓名嘴”费明华、“丽新好人”杜国琴、“红色收藏家”曹解南等一批“民间宣讲能人”,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紧扣百姓关切点,绘声绘色地解疑释惑,让党的声音走进群众生活。(夏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