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的包间、昏暗的灯光、舒适的沙发床……私人影院满足人们个性化观影需求的同时,营业执照与实际经营内容是否相符?点播电影是否合规?对进入观影的未成年人是否落实核验措施?日前,在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的建议下,相关责任部门联合管理工作组,对全市私人影院随机开展了一次专项整治“回头看”。
“暑期来看电影的孩子多,我们有专门的观影提醒,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私人影院经营者王某向工作组介绍道。
今年年初,宜兴市检察院通过类案分析中发现,涉罪未成年人大多有进入“不宜场所、从事不宜职业、开展不宜活动”等情况。为此,今年4月,该院联合相关责任部门出台《关于在净化涉未成年人文化体育环境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建立线索双向移送、案件调查协作、日常沟通联络和保护宣传联动机制。
根据该《意见》,该院依托与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协作平台,规定相关场所对“三不宜”的未成年人应履行法定报告义务,群众如发现有涉未成年人“三不宜”行为,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私人影院不是‘隐秘的角落’,相关场所必须依法经营。”该院未检部门检察官对涉案私人影院开展走访调查发现:包厢密闭;点播影片大多侵犯版权;擅自销售小吃、饮料、烟酒等情况。
对上述发现的问题,今年5月,该院向有关责任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依法督促责任部门加强私人影院等新业态联合管理,堵住漏洞,切实筑起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
同月,相关责任部门立即成立联合管理工作组,通过约谈经营者、查看经营场所、调取营业执照等方式,对全市私人影院开展“地毯式”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大多私人影院存在证照与店铺名称不符,无证擅自销售零食、烟酒,对未成年人进入没有特别提示等问题。
工作组当即向经营者普及行业规范、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查出的问题责令经营者现场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限期整改到位并反馈,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工作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表示,“不定期地联合开展‘回头看’行动,就是要提醒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现在看到私人影院成为‘阳光影院’,我们放心了。”(陈莹 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