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融合发展,绘就万石社会治理“新画卷”
2022-08-30 14: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我家门口一棵大树倒了,压在电线上,很危险,需要赶紧处置。”近日,万石镇后洪村村民王女士来到该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反映情况,了解经过后,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前往现场,迅速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这是万石镇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微治理”服务“大民生”、镇域社会治理“一盘棋”的生动体现。

万石镇是宜兴“北大门”,镇内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治理情况复杂。为化解以往群众多跑路、事难办的问题,今年年初,万石镇启动建设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整合了综合治理、矛盾化解、便民服务、全科网格等多种功能,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行无差别“一窗受理”,窗口人员从“专科医生”变成“全科医生”,通过“一个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运作、现场实时反馈,实现各类纠纷、信访、诉求“一窗办结“。8月25日,个体工商户张先生来到该中心,向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一次性递交了新开办企业公积金、社保、医保账户开户所需的材料,“一窗受理”的服务让他欣喜不已:“过去办理不同业务要跑不同部门,现在直奔综合窗口就行了,即便是第一次来,也不会摸不着门。”据统计,该中心成立至今,窗口接待群众4000人次,业务办结率99%。

一切围着群众转,让社会治理问效于民、治理成果人民共享,是万石镇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核心。为此,该镇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圆心,通过数字化升级、清单式管理,建起功能齐聚的社会“共治圈”,绘出基层服务的更密“同心圆”。在位于中心二楼的网格学院里,大屏指挥调度系统实时显示该镇网格地图、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等各项信息,实现“一屏观全镇、一网管全域”;专职管理人员全天候值守,随时掌握和处理各部门及网格员上传的信息。这里不仅是全镇网格员实景模拟、上课学习的“充电站”,也是全镇网格化管理的“指挥部”。“我们按照‘采、派、办、督’四个流程,以中心为核心,融合网格员、相关部门、村(社区)力量,优化治理模式,实现事件闭环管理。”万石镇政法和社会管理局副局长岑桢介绍。8月3日,万石镇一企业职工戴某来到中心信访接待窗口,反映其与所在企业存在欠薪纠纷,希望中心协助处理。接到反映后,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经了解得知,戴某与所在企业并非单纯的欠薪纠纷,还存在承揽合同纠纷,对此,该中心协调组织镇社会事业局、司法所共同接待调处。调解过程中,戴某与所在企业就欠款总金额存在争议,镇司法所随即通过中心内设的“法官+工作站”,现场连线市人民法院和桥法庭的法官,在法官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线下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的同时,万石镇还持续畅通线上治理渠道,构筑起立体化、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今年6月,该镇社会治理小程序及App“万事通”上线,依托“我发现”“我发声”“我参与”等10个功能模块,成为居民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掌中宝”和网格员处置问题、反馈问题的“手中线”。同时,借助“万事通”信息化系统平台,各项基层事务按照“发布—指派—处理—稽查”流程形成闭环处置,通过全程可查询、可评价、可跟踪、可督查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社会管理良性循环。“我是茶亭一村小区的住户,我家楼下的下水管道淤堵,导致污水反渗入户,希望相关部门赶紧处理。”8月初,万石镇万善社区网格员滕佳的“万事通”App上生成一条网格工单,他立即前往现场拍取照片并上传至“万事通”信息化系统平台,随后网格工单在系统内生成,后台接单后,第一时间派单给相关责任人,由其对接镇建设局等单位共同协商解决此事。不到一个星期,该居民反映的下水道淤堵问题就迎刃而解。

标签:
责编:崔欣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