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无锡今年计划继续改建公厕148座 新增厕所开放联盟单位400家
2021-07-22 10:15:00  来源:江南晚报  
1
听新闻

小厕所关系到大民生。根据统计,截至去年,全市新改建公厕429座,今年计划在此基础上继续改建公厕148座,新增厕所开放联盟单位400家。

2019年以来,无锡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一大批公厕的升级改造和新建,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

建设:数量增加布局优化

“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级不高……都是当时存在的问题。”无锡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设施管理科科长王成介绍,如果按照每平方公里4座厕所(包含公共厕所、社会厕所)的标准来看,此前很多地区无法达到,有些地区又超过这个标准,因此补充不足、优化布局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2019年至2020年,全市新改建城市公厕429座,比原计划多29座,累计投入资金3.4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厕440座,比原计划多52座,投资总额8943.4万元,大大弥补了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虽然如此,局部地区公厕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为了化解这个难题,去年底无锡成立“厕所开放联盟”,100家企事业单位的厕所对外免费开放。今年计划新增联盟成员单位400家,开放社会厕所400座。据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提前完成目标。

便民:设置如厕专用车位

“前几年想上个公厕满大街找不到,现在公厕不仅多了,有的还干净得像宾馆。”在古华山路上的公厕旁,前来惠山古镇游玩的胡阿姨告诉记者,景区内部的厕所因为游客众多,常常要排队,“想上个厕所再进去吧,以前周围又没有。现在就方便了,停车场出来就有厕所。”

细心的市民还可以发现,主城区主次干道根据路况的不同,每100米至500米就设置有公厕指示牌,依照指示方向,市民一般步行5至10分钟就能到达最近的公厕,“城市公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实现了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如厕便利。”

不止如此,今年6月,锡山城管局率先推出如厕专用车位,在全区主要道路的公厕边划设了临时停车位,得到了驾驶员的欢迎。在华夏南路与学前东路交界处的公厕,保洁员告诉记者,自从划设了如厕车位后,每天都有不少驾驶员临时停靠。截至6月底,锡山区已划设了140多个如厕车位,滨湖区目前也在推进这项工作。

此前曾有游客称不少公厕会在晚上关门,上厕所不方便,记者也就此咨询了环卫部门。据介绍,目前二类以上公厕开放时间为清晨6时至晚上10时,节假日会进行延时,部分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湖滨商业街、东林广场等设置有24小时开放的厕所。

管理:科技助力公厕升级

在惠山经济开发区法治公园内有一所让人大开眼界的公共厕所,入口处屏幕上显示着男女厕位的使用情况,连厕所内的温度、湿度、用水情况也一目了然。科技含量最高的是9台智能保洁机器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道,只要有人如厕,2分钟过后,智能机器人就会对整个厕间内地面进行全范围冲洗和烘干,保证“一客一保洁”。目前这也是全市唯一一个采用智能机器人的公厕。

惠山区城管局环卫科副科长王飞告诉记者,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减轻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又能避免监管盲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满足防疫需求。除了机器人,公厕内还有智慧物联网管理平台系统对公厕内设备进行集中、远程监控,使用的泡洗洁具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省级疾控中心检验的具备防疫功能的洁具。

记者了解到,多种“黑科技”都已植入到了公厕,通过手机App找厕位,扫二维码乃至人脸获取免费手纸,通过智能设施监测公厕环境,自动控制风扇排风及清除异味……如今,像这样“高大上”的公厕在主城区遍地开花。

采访中也有市民提出疑问,公厕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方便”更方便,用这种高科技有无必要?王成表示,“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既方便了市民更快地找到空余厕位,又方便保洁员了解每个厕位的使用情况,对使用频次多的厕位加强保洁。同时方便统计该厕所的每日人流量,了解周边的公厕需求,比如布局是否合理、需不需要增加厕位等。”

体验:基本闻不到霉臭味

“以前苍蝇到处飞,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味道。现在好了,每天有人打扫,基本闻不到臭味。”春潮花园小区的居民刘先生深有感触。据介绍,以前小区附近有一个公厕,居民路过的时候总是掩鼻快走,但这些年改造之后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公厕的提标升级是“厕所革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滨湖区的京江公园公厕不仅配备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和除臭系统,24小时提供热水,而且增加了厕位数量,扩大了厕位面积,极大提升了如厕体验;梁溪区的一类公厕内增设了中央空调、新风和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不仅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细菌和病毒,还能主动分解甲醛、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消除空气中的霉味、臭味。同时对于PM2.5、细菌等微细小污染物具备净化效果……

王成介绍,实施“厕所革命”以来,环卫部门在人流量大的主干道、广场游园等重点区域,结合环卫驿站建设,提标改建了功能完善、环保先进、新颖美观、具有示范效应的一类环卫公厕。同时,针对城区服务需求较高的公厕,则主要改造完善公厕基本设施和功能,重点提高女性厕位比例,设置保洁员管理间、工具间和独立式便器,完善无障碍设施,改善通风、采光、除臭条件。

除了硬件的改善,环卫部门在管理上也下了大功夫,“聘请第三方监管考核;开发二维码平台,让全社会参与监管评价;开展红黑榜评比等。”据介绍,除了公厕专人管理,环卫部门还实行“厕长制”,形成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

说法:需要全民共同维护

“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的最大难题是什么?王成表示是如何选址,一方面要考虑到该地点的污水管网条件、场地条件、供水供电情况,另一方面则是“邻避效应”:“对居民来说,公厕为什么要建在我家附近,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据介绍,在以往新改建公厕过程中,就出现过因居民反对,公厕数易其址的情况。

王成介绍,按照“厕所革命”三年计划,今年是查漏补缺、提档升级的一年,计划新建的公厕都将在二类以上,一类达20%以上,部分空间不足但又有如厕需求的地方会因地制宜建设一些小公厕,“干净、隔臭,居民闻不到味,邻避效应就小了。”

公厕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采访中有环卫人士表示,在公厕硬件设施普遍提档升级的同时,其管理和维护也考验着城市的文明素养,如便后不冲、池外便溺、手纸乱扔、随地吐痰、破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

“厕所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一方面是从公厕入手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建设和维护公厕也不仅仅是政府一家之事,还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共同维护。

(记者 甄泽/文 李霖/摄)

标签:公厕;厕所;如厕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