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登录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市55家危化品企业125个重大危险源实时动态云图尽在眼前,1574个传感器24小时为企业安全风险“吹哨”。记者昨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物联网技术现已深度应用在了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领域。这就好比让被监管的一家家企业长出了“眼、耳、鼻”,凭借远在千里之外的实时监控,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异响,嗅得着隐患,一改以往运动式、人海战术的安全监管办法,形成了“线上监测预警+线下靶向执法”的新型安全监管模式。
物联网到底能感知到什么?记者从系统平台上看到,企业重大危险源罐区、库区和重点监管化工工艺装置的温度、压力、液位、PH值、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等安全监测数据一目了然,一旦发生风险,平台将以“弹幕+短信”的形式进行强提醒。预警系统到底管用不管用?沿江(江阴)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业务负责人王子路举例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就通过平台发现了一起危化品储罐低液位报警。“液位过低,一旦混入空气并遇明火将有爆燃风险。”值班员立即电话通知企业安全员查看,经查,原是工人卸料时触发了低液位传感器,“有惊无险”的背后印证了预警系统的可靠性。
据介绍,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连续警报3次的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将组织现场执法检查。更为“智慧”的是,监测预警系统还将自动对企业的预警数据质量进行巡查,并将巡查结果通过短信推送至企业和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系统管理员。如此,通过监测预警系统,监管部门不仅可以实现企业风险提示,还能直接对企业安全状况进行及时调度。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永恒主题,除了管住有重大危险源的危化品企业,其余企业也不容忽视。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副处长沈伟锋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正有序推进危化品企业“五位一体”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即重大危险源监控、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企业安全风险分区等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化工园区、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上下贯通。目前,全市已有66家危化品企业完成“五位一体”建设。(顾庆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