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江苏考察,从要求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到“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都寄托着总书记对江苏科技创新的殷切期待和谆谆嘱托。丹阳产业基础厚实、创新特色鲜明,近年来坚持产业强市与创新驱动“两大战略”并举,现代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两个体系”并重,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人才政策“两套政策”并行,创新活力奔涌不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小城制造”向产业高端新赛道的有序转型。先后入选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第二批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全市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相关指标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20位。
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优化提升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和大家居“四大传统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三大新兴产业”,积极导入以数字经济、5G技术为特点的“一批未来产业”,持续推动创新成果同产业转型深度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重点聚焦七大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智改数转网联,进一步拓展新空间、抢占新赛道,推动眼镜产业向AR/VR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带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加强密切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协同创新,赴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举办“百家企业高校行”,常态化开展“大院大所丹阳行”等科技人才品牌对接活动,北航、南师大等6家高校在丹阳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与省生产力中心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科技部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等8个海外人才联络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落地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100项,数量居全省县域前列。今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江苏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丹阳行”、丹阳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发展产业技术专题对接会等活动,助力恒神、冈田等30余家本土企业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丹阳基地、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丹阳高新区技术转移基地挂牌成立,为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和省平台创新资源优势,推动更多海内外科技创新成果和高端人才集聚丹阳,赋能“4+3+1”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产业创新矩阵。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最根本的在于企业唱主角、挑大梁。丹阳既培育出了大亚、鱼跃、沃得、天工等一大批本土强企,也有一批创新意识浓、创新本领强的优秀企业家。160余项技术产品在全国产业细分领域获得“第一”“唯一”,近三年荣获国家级科技奖项9项,省级科技奖项15项,解决了一批替代进口及“卡脖子”技术难题。科技领军企业勇担龙头使命,率先探索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先后打造鱼跃医工交叉、大亚科技新能源铝材、仅一柔性包装装备等10家省级联合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聚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力量,显著缩短关键技术从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周期,促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截至目前,丹阳累计拥有创新型主板上市企业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370家,全市纳税前200强工业企业60%以上是创新型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50%以上,在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科技进步规律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梯次合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市场化导向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园区是集聚创新要素的“梧桐树”,丹阳积极抢抓G42产业创新带和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的机遇,不断优化全市产业和载体布局,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提升“两区四园”发展能级,引进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市场化科创园区,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技孵化体系。鼓励国内外大院大所科研团队在丹阳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全力打造丹阳孵化器3.0版本。全市共建有江苏(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丹阳研究院、苏南高端装备研究所等7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发区科创园和高新区创新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在北京、上海设立科创飞地和创新驿站,帮助企业链接高端科创资源,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的建立,成为丹阳汇聚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的区域高地。在全省率先启动县域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组建全流程一站式创新服务窗口,集成科技及人才政策咨询、项目受理、高企申报、科技金融等多项服务功能,获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
全方位服务构筑城市创新生态。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环境是集聚人才的“最强磁铁”。丹阳坚持以“大人才观”引才聚才,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持续动态完善“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精准培育本土人才”“优化平台载体支撑”“完善引才奖补制度”“打造优质人才生态”五大类二十条“人才新政”,启动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打破“四唯”、推行“一事一议”,全面构建起人才招引培育、创业支持、服务保障的政策闭环。近三年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50名国家级人才和12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来丹阳创新创业,聘请107位国内外知名的院士、业界领军人物、学界专家、资深投资人等担任丹阳市科技产业发展高级顾问。既重视引进“顶天立地”的高精尖缺人才,也注重引进“铺天盖地”的行业人才,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大学生“聚丹”计划内涵,提前布局现代产业工人培养,全方位锻造集聚人才“强磁场”,加快打造人才发展的“大舞台”。坚持以“大环境观”厚植创新沃土,依托“丹舒心”服务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清除阻碍创新的“堵点”、影响创业的“痛点”、监管服务的“盲点”,以更宽松的政策、更多元的投入、更精准的服务,营造更优越的创新创业氛围。坚持精致经营、精细管理的理念,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数字丹阳建设,全力提升城市科技质感。以承载创新产业、集聚创新人才为着力点,用心、用情、用智推进眼镜城、练湖等重点片区建设。以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加大科技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为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将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融合,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鼓励广大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勇闯新路、敢吃“螃蟹”,全力把丹阳打造成“闻者愿来、来者愿留、留者有成”的创业热土、创新高地。
面向未来,丹阳将进一步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打造高效益企业的主支撑、实现产业新崛起的主抓手、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为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丹阳力量。
(作者系中共丹阳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