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泰州市分区分级精准管控农业面源污染
2024-05-13 10:01:00  来源:泰州日报  
1
听新闻

近日,《泰州市农业面源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与评估项目总结报告》出炉。结果显示,2023年泰州市枯、丰、平水期地下水重点关注指标达到或优于Ⅳ类水质的比例分别为93%、90%、95%。全市地下水总体水质较好,85%以上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超Ⅳ类水质的区域均不同程度受到农业生产活动影响。

农药和化肥施用、畜禽养殖粪便排放、水产养殖饵料投加等农业污染目前已成为最为普遍、最难治理的地下水污染源之一。泰州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稻米和专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河蟹产业规模连续多年全省第一,畜禽养殖规模居全省前列。作为全国21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城市之一,泰州市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去年,市生态环境局委托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团队,来泰开展农业面源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与评估。

“该项目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农业面源类地下水探索项目之一,是泰州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的特色任务。”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龙桂林介绍,120余人,历时近1年,深入泰州田间地头、畜禽养殖场和水产养殖区,采集分析了726件地下水、192件地表水、108件土壤、40件底泥及154件同位素源解析样品,借助多同位素及水化学指标分析进行溯源解析,建立“农业污染源-农业源浅层地下水-周边地表水”水质的响应关系。

调研初步摸清了全市农业面源地下水环境状况和时空分布规律。畜禽、种植、水产农业区浅层地下水及其上层滞水氮污染来源与农业活动类型密切相关;农业活动中畜禽养殖、种植业化肥施用对地下水硝态氮的贡献较大。此外,畜禽污水、工业污水对新通扬运河以南地下水氮污染的贡献度较高,而新通扬运河以北地区主要受生活污水、种植、水产养殖影响较大。

调研摸底是为了更好地防治管控,减少污染。“根据调研报告,综合考虑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污染防控值,我们拟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分区划分为治理区和防控区。”龙桂林说,希望通过“分区分级、分步实施”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精准管控。

据介绍,重点治理区主要包括姜堰区兴泰镇和泰兴市黄桥镇的2家畜禽养殖场和周边还田区,一般治理区包括兴化市陈堡镇、泰兴市姚王镇的2家畜禽养殖场和周边还田区,优先防控区位于兴化市千垛镇、临城街道、兴东镇、海南镇和姜堰区溱潼镇以及泰兴市滨江镇、姚王镇等21家畜禽养殖场及周边区域。对于重点治理区,将从源头减量、输移阻控、末端治理、循环利用等多层次系统开展农业面源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对于一般治理区,结合地方实际,有选择性地筛选关键技术开展治理工作;对于优先防控区,将统筹考虑区域污染荷载及地下水脆弱性情况制定适宜的管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针对农业面源地下水污染防治,去年,市人大创新出台全省首部专门规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泰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泰州市还陆续制定发布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理规范》等10多项地方标准,以立法方式、制度标准实现“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海霞介绍,今年,将构建完善农业面源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推进防治分区动态调整,为全市精准防控、高效管理提供支撑依据,也为全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供技术规范和管理经验。(记者 顾海燕 通讯员 李玺)

标签:
责编:徒滢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