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青年人才“聚泰”三年行动,落实好“青年和人才8条”,办好“泰州日”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供给“两张清单”,更好促进人才供需匹配。
——摘自市委书记朱立凡在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
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实施青年人才“聚泰”三年行动,用好产业教授、科技副总等产才融合力量,举办“泰有引力周末嘉年华”“科技人才活动周”,新增青年人才4万名、高层次人才2800名。
——摘自市长万闻华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朱世萍
以青年为主的新生创造力量是城市永葆发展活力的强力支撑。然而,让年轻人选择一座城市、爱上一座城市,最终扎根一座城市,绝非易事。如何实现与青年和人才的“双向奔赴”?惜才爱才的泰州,不断加快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步伐,这一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年轻泰”与青年人才同频共振
深受青年人追捧和向往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发达、就业岗位丰富、充满发展机遇的“宜业”之城。而“年轻泰”已具备这些禀赋,完善的产业体系、发达的产业集群、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适合青年和人才干事创业。
“今天的泰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青年和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青年和人才。”在全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大会上,市委书记朱立凡说。
当前我市产业已经进入集群融合发展黄金期,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江苏的四分之一。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江苏的二分之一。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占到江苏的五分之一。“1+4”主导产业发展步伐稳健,本地龙头企业、明星企业逐年增加,青年和人才的就业选择也更加多元。
“现在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到了需要进一步规模化、产业化的阶段,企业需要更多应用型、产业型人才。”市人大代表刘勇表示,此时提出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是契合发展规律、十分有远见的。而且,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平台、更加良好的发展生态将为青年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更多可能。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市人大代表王勇表示,产业集聚完善了产业上下游链条,促进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好比在医院挂号,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普科变成专科。专业细分的同时,也提升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王勇说,产业集聚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人才集聚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水涨船高,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如今,年轻人不再简单地通过“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对比来选择就业地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城市“软实力”,逐渐成为青年就业选择的关键考量,而这正是“年轻泰”的优势所在。
“这里可以安放心灵,也能放飞理想。”作为中国医药城引进的人才,市政协委员王松有着切身体会,“生活成本不高,环境安逸舒适,对于外乡人充满人情味,无论是刚刚走出校门,还是想要结束漂泊渴望成家立业的,泰州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政策加持打造引才“强磁场”
人才服务最见一座城市的态度。
近年来,泰州人才政策体系不断迭代升级,为人才集聚提供全系统支持、全方位覆盖、全过程保障、全链条服务,“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已初见成效。
我市以两年为一个周期进行人才政策集成创新,先后推出“人才强企10条”“人才生态36条”“科技人才80条”“人才新政6条”“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南京医科大学人才专项”,惠及了各层次、各阶段、各领域的青年和人才。去年8月,我市高规格召开全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大会,出台“青年和人才8条”,大幅提高购房、生活、面试补贴,创新推出高层次青年人才“落户在高校、创业在园区”双落户,并设立离岸创新中心专项补贴。
市政协委员陈晓峰表示,泰州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正持续深化,政策体系越来越全面,特别是紧扣“1+4”主导产业,以“凤城英才计划”为统揽,持续实施“双创计划”“311工程”以及“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培养工程”,产才融合效能不断提升,人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实招”“硬招”,彰显泰州引才、留才、惜才的满满诚意。“人才招引一直是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重中之重,这里已经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他们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丰沛的青春活力。”市人大代表冯海镛表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致力推进“人才特区、活力高新”建设,通过迭代升级“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凤栖高新英才计划”等重磅政策,常态化举办大学生联谊会、“千企引才百校行”等系列活动,高品质建设人才公寓和“青年人才驿站”,设立“5·29人才日”,打造“青许高新”服务品牌。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最新发布显示,泰州医药高新区跻身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十强”。
用诚心引才、用环境育才、用事业留才,我市在人才服务上不断创新。围绕青年和人才运动健康、消费购物、文娱文创等方面的需求,坚持“一周一主题”,我市累计举办“泰有引力周末嘉年华”近百场,参与青年超过3万人次,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50强榜单。
“读懂人才、成全人才,各类人才来都能对号入座,找到相应的政策支持。近几年,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为例,学生选择留在泰州的人数,逐年递增。”市政协委员张洪江说。
带着满满的自信,我市以“泰州日”为牵引,走进全国各大高校开展引才活动,集聚青年人才3.9万人,同比增长21.3%,其中“名校优生”青年人才选聘报名4495人,北大、清华等“双一流”高校现场签约76人、创历年新高。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近100万人,近三年每年集聚青年人才超3万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约2800人。
人才工作重在做实做细
应该用什么去吸引年轻人?比起诗与远方,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那个狭义的理由可能更为务实,“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安居是乐业的前提。市人大代表贺骏表示,“应该紧盯青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出台更多切口小、效果好的‘小’政策,积沙成塔、积水成渊地满足青年发展的‘大’需求。”他建议,实现“青年人才驿站”短期住房服务全覆盖,着力缓解青年阶段性住房需求,通过关爱帮扶、技能培训、子女托管等举措,解决青年职工现实需求。
市政协委员陈晓峰更关注政策带来的“获得感”,“人才工作还要继续做细做实。”陈晓峰建议,要对分散化、碎片化的人才政策进行合成提炼、流程再造,把“散装”政策系统化、集成化、精准化,完善“政策找人”机制,以服务“无感”推动政策“有感”、增强体验“好感”。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专业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才能有效促进青年人才就业。市政协委员周云建议,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要素,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指导目录,以聚集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为主线,建立助企引才网络平台,构建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培养的人才开发模式,加强专业技术及复合型管理人才培育。
市人大代表朱承敏建议,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用人单位在人才项目评价、人才计划评审中的话语权,对重点企业赋予人才举荐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持续提升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
青年人是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群体,是创意、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市政协委员钱建网建议,从文化、艺术、时尚、运动、休闲、娱乐、美食、夜生活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能够满足青年人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的“宜娱”之城,帮助他们在紧张工作之后“满血复活”,也能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意灵感。
“引才留才长久之策是让人才对城市拥有情感认同与归属,这既需要‘硬’的保障,也需要‘软’的支持。”市政协委员钱琨建议相关部门及用人单位,举办各类联谊活动,帮助青年扩大朋友圈、兴趣圈,同时畅通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泰州。
部门行动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化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这一主要任务,我市相关部门单位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市委组织部 将实施青年人才“聚泰”行动。紧扣三年新增15万青年人才目标,启动青年人才“聚泰”三年行动,落实好“青年和人才8条”,巩固深化“泰州日”活动,广泛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来泰、积极支持泰州籍高校毕业生回泰、有效推动在泰高校毕业生留泰。
实施重点人才项目“攻坚”行动。聚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落实高水平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行动为牵引,精准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发挥人才科技专员、科技镇长团、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四支队伍”优势,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进一步深化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结合人才工作“书记项目”、“111”人才服务日,投入更多资源,解决好人才关注的“关键小事”。引入市场机制,持续办好“泰有引力周末嘉年华”,升级“英才卡”“青凤卡”,更好满足青年和人才需求。
团市委 将充分发挥青年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打破部门壁垒,促进部门协同,定期评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效,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整。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市县建设。将所有青年人都纳入到青年发展型城市服务对象中,从更大范围、更多维度满足所有青年全面发展需求。
推进“苏青合伙人”创新创业行动,凝聚和培育一批“领军型”“新锐型”新生代企业家,为产业发展积蓄力量。以凤城青年博士联谊会为纽带,推进学术交流,助推项目落地。组建重大项目“青年突击队”,深化窗口单位“青年文明号”创建,开展青安岗“千岗走千企”专项行动,培育“青年岗位能手”,组织“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为推动泰州成为各类英才向往的机遇之城、逐梦之城贡献力量。
构建普惠性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实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果可感知、可量化。加快青年社区、青年街区等基本单元建设。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将拿出最大诚意、最强支持和最暖关爱为青年人才提供面试求职、创新创业、生活安居等“全链条”服务,努力让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人才更出彩,加快建设可知可感可预期的“青年首站”和“人才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