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泰州6人何以脱颖而出?
2023-12-11 10:18:00  来源:泰州日报  
1
听新闻

12月6日,江苏省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座谈会暨村(社区)书记视频培训班开班式举行,92名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示范作用强的村(社区)书记被命名为“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省委书记信长星称赞他们“从全省广大村(社区)书记中脱颖而出,可谓优中选优、百里挑一”。

泰州市6名村(社区)书记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姜堰区俞垛镇姜茅村党总支书记姜庆中、泰兴市虹桥镇六圩村党委书记黄殿亮、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党总支书记李维月、泰兴市张桥镇西桥村党委书记袁卫东、海陵区城西街道西仓社区党委书记朱美芳、海陵区城南街道莲花社区党委书记姜希霞。他们扎根在基层、奋斗在一线,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村(社区)书记树立了标杆。

蹚出产业振兴“共富路”

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共同课题。他们因地制宜带头干,树起了推动发展的榜样。

面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造血”能力不足的难题,姜庆中带领姜茅村“两委”干部走村入户摸清资源“基本盘”,与本村能人一道外出学习“取经”,最终决定向传统农业模式“开刀”,引进优质农业品种,走高效农业之路。整合全村1200多亩水产养殖、2800多亩高效农业种植资源,成功种植贝贝南瓜,同步打造集“产业中心+指间田园+农夫集市+南瓜小镇”为一体的农旅综合项目。经过不断发展,贝贝南瓜产业从“三亩地”到如今的“三百亩”,从毫无基础到现在的“种培、种植、包装、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全产业链,形成了“众学、众创、众帮、众富”的发展动能。

官河村以传统水产养殖为特色。面对养殖业滑坡趋势,李维月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认真分析高投入、低产出、风险大的养殖形势和弊端。通过召开议事代表和养殖户代表座谈会,组织养殖专业户赴外地考察学习荷藕种植套养小龙虾的先进经验,以自家池塘为试验田,不断摸索栽种荷藕秧苗、放养小龙虾种苗的时间节点,学习掌握适量施肥、适当管理的种养技术,加速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经过两年左右的反复试验,官河村最终总结出“虾藕共生、田沟共作”生态复合型种养模式,目前,每亩鱼塘可产出荷藕1500公斤左右,捕捞小龙虾100公斤左右,亩产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

绘就和美乡村“好图景”

产业发展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村庄整体面貌、村民精神风貌也要同步提升。他们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树起了担当作为的榜样。

黄殿亮带领六圩村“两委”一班人群策群力,共抓共建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六圩生态文明靓丽名片。结合长江生态廊道拓展区建设和群众意愿,六圩村研究制订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方案,突出村庄绿化造景、田园美化提升和文化建设铸魂三大重点,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分步实施村组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村庄环境、高标准农田和庄河整治以及绿化美化工程,将全村20多个景观节点串成“美丽六圩1号线”,创成了泰州市文明实践品牌。“以前家前屋后、道路两侧的柴草堆、垃圾堆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挡路。现在家家户户干干净净,村里的小广场跟花园一样。”如今,村民茶余饭后都喜欢聚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锻炼身体、聊聊家常。

为打造“生产旺、生态美、生活富”的美丽村庄,袁卫东注重抓好环境整治,积极筹集资金和上争项目,全面改善西桥庄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近三年,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创成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泰州市首批“十四五”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抢抓常泰高速穿境建设机遇,对全村产业重新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乡村度假休闲运动、特色餐饮和健康养老等产业。

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如何治理好社区、服务好居民?他们一切围着群众转,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树起了务实为民的榜样。

“流动的是脚步,承载的是温情”。朱美芳扎根社区近20年,立足百姓小事,用“温情工作法”为群众“代言”,把西仓社区这个复杂的城郊接合部社区打造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样板。她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亲情化、分类化、均等化、专业化、常态化服务,让流动人口融入社区。在朱美芳的带领下,社区充分利用“我们的节日”载体,开展“温情西仓”系列活动260多场,让优质的社区资源覆盖到了所有外来务工人员,打破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隔阂,为共治共享架起了“连心桥”。

姜希霞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创建“莲心”党建品牌,创设“爱心连莲”志愿服务活动,凝聚社区各类力量,将“愿人人拥有一颗爱莲之心”理念融入服务之中。在姜希霞的带领下,莲花社区充分发挥“玉玲”调解室的作用,畅通“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集民意、访民情、解民忧。社区组建了一支由10名专职网格员、30名微网格员和2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他们常态化在小区10个网格中走访服务,将民生保障、安全生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落到实处细处,与居民共同打造安全、便捷、祥和的居住环境。本报记者 钱兰

标签:
责编:邵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