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泰州市推广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2023-10-30 14:40:00  来源:泰州日报  
1
听新闻

解决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匹配问题

泰州市推广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本报记者 朱世萍 通讯员 樊星

日前,泰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来了一位特殊的“新人”,作为泰州市集萃联合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他将进入位于中国医药城的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两年的学习。今年以来,市产研院推进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与高校院所共同实施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目前已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多家大学签订协议,首届共联合培养研究生28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创新的源泉,但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之间一定程度地存在不匹配问题。为此,市产研院推广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为高校和企业搭建起一座“桥梁”。

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已有成功范例。2019年,江苏省产业研究院在全国首创集萃研究生培养模式,苏中药业就是泰州地区的“试验田”。“结合个人兴趣与国家科技发展趋势,我希望研究方向更贴近产业前沿。”张琴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与苏中药业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校内导师从学术角度给她教学指导,企业资深工程师则担任她的产业导师,在实践操作等方面手把手指导。

现在,张琴的研究已小有成果。“我们对蒲参胶囊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提升,为临床使用提供了依据,期间也发表了相关核心论文。”张琴说,苏中药业拥有大量先进实验设备,提供了丰富的对比数据。学校实验室面积有两三百平方米,但企业车间里,光一个设备占地可能就有几百平方米。“在企业,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科研兴趣也更加强烈。能为产业发展做出一点贡献,非常有成就感。”

像这样的研究生,苏中药业有9人,他们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

“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就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既有助于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精准的问题,又便于汇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市科技局局长包亚说。

为了更贴近本土企业需求,解决产业前沿的现实难题。今年以来,泰州产研院探索建立自己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网络。截至目前,已与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与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署科技人才合作协议,与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通大学的联合培养协议也正在完善中,累计申报获批集萃校外导师2人,组织联创企业等体系内单位申报集萃导师10余人。

以往的一些校企联培往往是短期实践,容易流于形式。“要把产业真需求、技术真难题凝练为研究生培养课题,坚持以项目制方式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泰州产研院副院长谷行楗表示,产研院通常先向企业征集需求,帮企业把需求上升到课题高度,再和相关高校对接。签订协议后,合作方将在江苏产研院/长三角国创中心的框架体系内,施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下转03版)

泰州市推广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上接01版)目前,泰州产研院已累计面向硕世生物等6家企业征集18项技术需求,对应形成了18个课题,体系内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生已经匹配到位,正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研究生招生名额逐年增长,但高校未必有足够多的资源提供。而且不少高校教师长期在实验室搞研究,很难了解产业界的实际问题。”泰州产研院院务委员张勇表示,联合培养或许可以为新工科研究生培养趟出一条新路,打造兼具研发创新能力和解决实用问题的科技人才队伍。

为提升集萃研究生研发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泰州市将打造集萃活动平台,开展集萃创新项目大赛、集萃大讲堂、集萃训练营等活动。泰州产研院还设立集萃奖学金,集萃研究生每年可获得1.2万元至5万元的奖学金。

标签:
责编:吴冠文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