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勇闯转型关口,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2023-01-07 14:30:00  来源:泰州日报  
1
听新闻

扬子江药业蓝芩口服液生产线。 顾俊 罗婧摄

两会聚焦

壮大实体经济,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更大突破。

——摘自市委书记朱立凡在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勇闯转型关口,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壮大。

——摘自市长万闻华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引擎。

连日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聚焦,持续关注后疫情时代的“实体经济”发展,“热词”热度一直不减。大家一致认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泰州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成绩殊为不易

“2022年,泰州在经济发展主战场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增幅排名均列全省第一方阵,这些是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取得的,着实不易。”市人大代表吕梅华说,这些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聚力转型不松劲,大力推动遵循新发展理念的转型、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的转型、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转型,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市政协委员智俊忠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泰州实体经济也经受了超预期因素冲击。在这个极不平凡的大战大考之年,泰州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攻坚克难,实现了难中攀高、转型发展,老百姓的获得感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这些突出成绩,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更是无数个背影逆行出征、担当前行的结果。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企业发展也是一路坎坷,困难挑战超出预期,所得成绩来之不易。”市政协委员刘国平说,后疫情时代,企业更加需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以创新为引领,加快转型升级,致力实体经济发展。我们将聚焦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走实走好“专精特新”之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项目更快落地、企业更好发展。

打造“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市政协委员唐卫华表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更大突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打造“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产业环境完善、领先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省委省政府出台重磅政策支持我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产业风口’和‘政策风口’交汇叠加的难得历史机遇,前景催人,未来可期。”市政协委员王进说,大健康产业涉及一二三产,关系民生福祉,我们要遵循产业规律,突出市场主导,积极上争持续释放各项政策利好,推动我市大健康产业在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行稳致远。

市人大代表叶冬华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大健康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具体到“两高”,我们的目标是力争达2200亿元。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靠源源不断的优质项目,靠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靠实实在在的实物工作量来支撑。具体而言,我们要聚焦省委省政府《意见》中明确的“七个支持”具体内容,一一细化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成立工作专班,重点攻坚突破,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和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2023年,我们要紧扣“大健康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把握节点、紧抓具体,不断提高工作的组织化、精细化程度,激发和引导每个条线、每个板块的发展冲劲,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产业转型攻坚破难

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是关键。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讨论和审议时纷纷表示,泰州产业转型仍然在路上,必须勇闯转型关口,奋力跑出加速度,方能赢得发展高质量。

“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产业主攻方向,发力加力、攻坚破难,着力打造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新高地,以发展方式的‘脱胎换骨’谋求发展的‘凤凰涅槃’。”市人大代表费琳琳说。

市人大代表孙群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转型是绕不开的“火焰山”。我们要深度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产业发展经验,推动现代产业体系集群发展、链式扩张,从坚守阵地向打造高地转变、从点线突破向整体跃升转变,让产业从一超多强到百花齐放。要坚持“顺着产业链条走”“奔着高端去”,突出抓好企业研发平台、企业创新联合体、大院大所研发平台,在产业链葡萄串上找出最有可能的壮大“枝”。要进一步完善“全域、全线、全员”的招商机制,按照产业链布局招商链,确保更多重大项目落地开花。

市政协委员包亚说,产业转型,要以创新为引领。我们要紧密围绕“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科技招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建立科技招商高位推进机制,探索开辟“生态为先、人才为本、项目为王”的科技招商新路径,招引科创项目、人才团队、平台载体,集聚创新全要素,塑造发展新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产业转型,数字经济要作为关键变量,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万辉表示,要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更多数字场景应用,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壮大实体经济,金融是关键支撑。”市政协委员韩潮说,去年泰州顺利完成金融改革终期评估,评估专家组认为泰州金改试验区初步探索出了“全生命周期、全融资业务链、政府与机构、线上与线下协同”的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形成了“定位精准、协同有效、匹配专业、集聚生力”的发展经验。我们要持续放大“金改”效应,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化、优化区域金融生态,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市政协委员戴金龙说,产业转型,要始终把项目招引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优质增量。要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进一步完善“三比一提升”机制,大力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招引建设一批既能拉动当前、又能支撑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两会期间,来自企业界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实体经济发展建言,并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实体经济转型争作贡献。

市人大代表蒋家华认为,壮大实体经济,关键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推动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优质生产要素更多向实体经济领域配置。二是要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三是要处理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推进经济循环真正畅通起来,从供需两端推动经济扩容提质,逐步迈向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民营经济占据我市经济‘半壁江山’。巩固壮大实体经济,要重在稳企业,只要有利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政策,都要抓紧出、早兑现,综合运用政策效应,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谢翠斌说,要继续深入实施“千企升级、百企示范”和“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专项行动,激励工业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扩大规模生产,激励园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要做好“金融输血”,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落实贷款,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及纾困资金作用。要落实一系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为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减轻负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部门行动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我市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谋深谋实相关措施,抓细抓实相关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市发改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持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对经济运行支撑性、基础性数据的主动汇集和研究分析,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指标进行跟踪分析,前瞻研究分析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健全完善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努力将形势分析透、问题查摆准、建议研究实,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二是筑牢实体经济支撑。深入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落实重点事项、重点载体、重点项目清单,加快创建国家级疫苗产业创新中心,实现大健康产业规模、质量、效益的全面突破提升。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开展数字经济专题招商活动,加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巩固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成果,科学设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法、优化评价指标,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努力营造公平、公开、法治、便捷的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工信局:今年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要求,瞄准建设“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奋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市工信局将强化链群集聚,构建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培育壮大优质市场主体,强化创新要素支撑,推进产业高端化。同时,主攻智能制造,推动链主能力输出,组织园区导入平台,加速平台赋能行业,突出中小轻量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加快转型升级,抢抓绿色产业机会,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实现产业绿色化。

市商务局:今年将围绕“强链条、拓市场、建载体、优服务”四方面,服务壮大实体经济。聚焦产业链招商,围绕“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精心组织实施招商引资活动,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我市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聚焦企业开拓市场,发布全年贸易促进计划,组织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境内外展会,依托自贸区联创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大力发展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推动企业多渠道抢订单、拓市场、增效益。聚焦商贸载体建设,重点推进金融商贸片区、特色商业街区等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商贸实体经济发展硬环境,培育消费新动能。聚焦政策服务支持,持续做好稳外贸、促消费政策落实,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行“不见面审批”,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提升营商便利度,助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今年将以“打造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为服务重点,通过综合金融服务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以金融资本和信贷资源互为补充为工作抓手,更大力度助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泰兴市积极申报全省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发挥政府天使投资基金在岸培育本土初创企业、离岸孵化市外创新项目作用。加快组建医药产业引导基金及直投子基金,放大政府基金“领投”与创投资本“跟投”叠加效应。推动科创企业通过IPO、再融资实现加速发展,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4家。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业务模式,丰富完善知识产权保险保障,为企业创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

标签:
责编:陈淼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