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泰兴市延令街道召开“法治小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2021-11-25 10: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25日泰州讯 11月24日,泰兴市延令街道召开“法治小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就创新开展“法治小区”建设的理念、过程以及预期成效作出说明。

今年以来,泰兴市延令街道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八五普法”相关精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为什么要建法治小区?

“创造性开展‘法治小区’试点建设工作,主要目标就是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引入小区治理,探索建立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协调运行机制,将小区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大小区普法力度,实施小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泰兴市延令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晓斌说。

街道开展面向家庭的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小区学法用法示范户,建设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模范守法家庭,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小区依法治理,因地制宜推广小区评理说事点、小区“法律之家”等做法,完善小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最多跑一次”,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融洽氛围,切实提升法治建设满意度。

“法治小区”怎么建?

建立组织机构。在街道层面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四级组织治理体系,在小区形成“党支部+业委会+红色物业”三方联动格局。同时,以网格化为依托,每个小区都建立“微网格”,设立“微网格亭”,成立“微网格群”,借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社区党建微网格全覆盖,构建居民网格更贴心、专属网格更专业的微网格矩阵。

构建工作体系。以提升小区居民对法治小区建设工作的“信任度”为抓手,建立“一队伍三机制三平台”工作体系,作为开展法治小区建设的基础。“一队伍”即由社区书记、网格员、楼栋长、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组成的法治工作队伍,统筹负责小区法治工作;“三机制”即小区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小区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参与法治活动评估评分机制,畅通小区居民参与小区法治建设渠道;“三平台”即“法律之家”工作站、“法律明白人联盟”、“红管家”,三大平台充分保障群众的诉求得到有效表达,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明确服务内容。今年8月份,街道邀请了部分物业和业主代表、“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等召开了两次议事会,就业主公约和物业服务清单等内容进行商榷和修订,明确各类服务内容,在小区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及时纳入业主手册,让物业公司和业主等成为监督员,从而钝化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

完善阵地建设。9月份,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阵地,健全完善社区法治教育“五个一”机制,即:一支法治宣传队、一所法治学校、一个法治专栏、一支法治服务志愿者队伍和一个法治专柜,主要涉及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进行普法宣传和讲座。

建普法数据库。依托司法局“泰兴普法网”平台,建立“法治小区”数据库,将小区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录入该系统,方便工作人员区分类别,证据留痕,及时梳理总结经验,为日后小区化解内部矛盾提供参考和佐证。

建成后的“法治小区”是什么样?

小区管理架构得到完善。社区、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严格落实“法治小区”创建措施,制订长效管理与创建相结合的工作计划、工作机制、奖惩办法,逐家过堂,挨家推进,推动小区以楼栋为单位落实“法律明白人”,实现物管企业、业主委员会、党小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援法议事”活动场所等“五有”目标。完成“法治小区”法律顾问协议签署,协商排定值班表,落实值班场所及配套设施,初步构建小区公共法律服务框架,让小区居民遇到矛盾纠纷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法律明白人”,获得快捷便利的法律服务。

小区协同合力得到增强。把党小组建在小区,推动红色党建与“法治小区”创建深度融合,小区党小组充分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动员机关党员干部和党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等方式,积极参与小区物业管理、邻里相助、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真正做到“住在小区、关心小区、奉献小区”,保障党员法律服务作用发挥从“工作圈”覆盖至“生活圈”,确保小区法治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街道、社区工作部署同步运行。同时,与物管企业、业主委员会形成“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统一制作平安法治宣传厨窗内容,组建普法讲师团,共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小区管理能效得到提升。以日常管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先后开展了疫情防控“大排查”、环境卫生“大整顿”、矛盾纠纷“大化解”、治安状况“大整治”等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小区拖缴物业管理费、停车位紧缺、使用维修基金难、私搭滥建、乱堆乱放、私占公共绿地等现象,严厉打击盗窃等侵财案件、“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核查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整改销号情况、相关建议采纳落实情况,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稳患,并将上述内容作为当地社区部门年度考核指标,通过考核“指挥棒”逐步将试点小区打造成“无诉讼、零发案”的“法治小区”。

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总体进度的85%,投入经费6万余元,受益群众达1650人,群众满意度98%。“法治小区”的试点建设搭建了社区委员会和小区居民之间沟通管理的“桥梁”,有效推动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杨石磊 高烨 叶永才)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