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大批量、多种类候鸟下月抵泰过冬
2020-11-23 14:34:00  来源:泰州新闻网  
1
听新闻

刘沟村水面的鹤鹬。

溱湖水面的白骨顶。

白骨顶、鹬鸟、鸭类已来“打前阵”

大批量、多种类候鸟下月抵泰过冬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随着北方气温的逐渐降低,一些“老朋友们”又拖家带口来泰州过冬了。

本周,在姜堰区溱湖湿地公园、兴化市千垛镇刘庄村万亩荷塘景区等地,已有观测者观察到一批白骨顶、鹬鸟、鸭类在水面上栖息、捕食,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不少生机。

白骨顶和鸭类在溱湖畅游

深秋的溱湖,有一种别样的美,一阵微风拂过,片片落叶在空中起舞。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结队的过冬候鸟,不时传来阵阵鸣叫声。

溱湖湿地公园野保宣教员夏惠告诉记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现了第一批冬候鸟——三只白骨顶。白骨顶每年10月中下旬,迁离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们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出现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偶尔可见单只和小群活动,这三只白骨顶可能是“打前阵”来了。

“本周陆陆续续又来了20多只白骨顶,看样子是拖家带口的来了。按照往年的经验判断,到12月份,湖面估计会出现100多只的白骨顶种群。”夏惠介绍。

据悉,白骨顶擅长游泳和潜水,一天的大部时间都在水中游弋、捕食。游泳时喜欢穿梭在稀疏的芦苇丛间,或在紧靠芦苇和水草边的开阔水面上,并不时地晃动着身子、不住地点头。感觉到危险时,它们会立即潜入水中,或是游进旁边的芦苇丛和水草丛中躲避。白骨顶属杂食性动物,主要吃小鱼、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的嫩叶、幼芽、果实。

“溱湖宽广的湖面和随处可见的芦苇荡,给白骨顶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和优越的过冬环境。每年来此过冬的白骨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夏惠说。

据介绍,本周又有多批次、多种类的鸭类迁徙到溱湖越冬。夏惠观测到的鸭类就有斑嘴鸭、绿头鸭、绿翅鸭、罗纹鸭等数种。

鸭类生性胆怯而机警,白天多在开阔的湖面或湖心岛上游泳休息,清晨和黄昏时分才飞到水边浅水处觅食。它们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

“白骨顶有时会和鸭类混群栖息和活动。溱湖大量的水生动植物资源和周边湿地,给这些过冬的候鸟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夏惠说。

夏惠介绍,南京林业大学的项目组在溱湖建立了专门的观测点,每年都会定期观察候鸟迁徙的情况。这些年,随着溱湖湿地公园环境不断优化,来这里过冬的候鸟种类已增至30多种。

“12月下旬到1月上旬的20天时间内,是溱湖湿地公园观看候鸟的最佳时节,到时会有成千上万的候鸟在湖面上栖息、觅食,场面尤为壮观。”夏惠说。

兴化万亩荷塘鹬鸟的天堂

万亩荷塘景区位于兴化市千垛镇刘沟村,面积达1.2万亩,是以“荷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兼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区。

夏日的荷塘叶叶波颤颤,朵朵皆嫣然。深秋的荷塘则是另一番景象,大批的鹬鸟已来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11月18日,摄影达人沈海波在万亩荷塘发现上千只红脚鹬在此集中觅食。沈海波是兴化新华书店的一名员工,在他的镜头下,白琵鹭、东方白鹳、震旦鸦雀等一批珍稀鸟类在兴化徐马荒湿地、千垛镇刘沟村被发现。

沈海波介绍,红脚鹬生活于湖泊、湿地等地,主要以各种小型动物为食,常成小群迁徙。这个物种分布广泛,每年10月份,部分红脚鹬会迁离繁殖地来兴化过冬。“这次我在万亩荷塘发现的上千只红脚鹬种群是常客了,近年来它们每年都会来此过冬。”

“近期,迁徙过来的鸟类主要以鹬鸟为主,有斑尾塍鹬、鹤鹬、青脚鹬等。11月下旬,还将会有天鹅、白琵鹭等数十种候鸟抵达。去年,我还发现了彩鹮、流苏鹬、小滨鹬等较为罕见的候鸟。”沈海波介绍。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