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梦琪 通讯员朱建中)昨天,泰州市通管办联合泰州电信、泰州移动、泰州联通、泰州铁塔等单位在市人民公园北广场举行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主题日”活动,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向市民普及如何识别假冒热点、正确扫描二维码等防电信诈骗知识,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案例1假冒热点
“手机上网有点贵,蹭网可省流量费。免费热点见就连,当心背后有风险。”市通管办常务副主任丁静向市民介绍,一些攻击者常会架设假冒、高仿、山寨WiFi热点,用相近的名字吸引用户连接,使得用户的所有上传下载内容都被黑客掌握。
【防范提醒】
市民在公共场合连接热点时,可向公共场合WiFi提供方确认热点名称和密码;无需密码就可访问的WiFi风险较高,尽量不要使用。不要使用公共WiFi进行购物、网上银行转账等操作,避免登录账户和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应关闭WiFi自动链接,防止手机自动连接到合法WiFi热点的“邪恶双胞胎”,造成信息泄露。市民还可以安装安全软件,进行WiFi环境等安全扫描,降低被假冒热点自动连接的风险。
案例2恶意二维码
“扫我立减,即送好礼!”“扫码抽大奖!”“扫码帮忙刷个单!”“此处禁止停车,扫码交付罚款”……丁静介绍说,眼下,二维码被广泛应用于信息获取、广告推送、优惠促销、防伪、支付等活动,但往往这背后隐藏着巨大安全风险。
【防范提醒】
市民要对街边各种二维码提高警惕,不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向商家确认二维码的真实性。使用前,利用二维码安全检测软件协助判别是否是恶意网址,背后是否有恶意软件。同时,还有当心“码上码”的情况,常有不法分子在二维码上覆盖粘贴一层新的、底色透明的二维码进行诈骗,要求转账或下载软件时一定要注意辨别资金去向和软件来源。此外,要保护好资金的付款二维码,对方只需快速扫描二维码,输入支付金额即可完成交易,不可随便轻易发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