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东方不夜城小区一些业主向本报热线反映,该小区13号楼共180户住户,却只能共享10多个公用电动车充电插座,而且这些插座都设置在地下停车库内,车库进出口通道又弯又陡,很难通行,没有几个人愿意进去停车和使用充电插座。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每天晚上,电动车挤满了楼道,有的甚至挡住了电梯门。还有一些住户只得费力把电动车弄到高层的家中充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电动车充电、停放成难题
东方不夜城小区位于姜堰城区中心地段,四周都是商业区,人流、车流量大。该小区于5年前建成,入住率较高,业主们反映的13号楼是一幢30层高的住宅楼,全楼共有180户住户。
7月21日傍晚,在业主刘先生等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13号楼实地查看。当时适逢下班高峰期,不宽的楼道内已经排满了电动车。渐渐地,下班的业主越来越多,电动车排到了门外。刘先生说,还有很多业主下班比较晚,由于物业规定路道边不好停电动车,这些业主只好将车往楼道内挤,很多时候,电梯门前都停满了,只留下一个单人侧身可通过的间隙。
家住该楼20层的业主孙女士说,她在约10公里外的一家单位上班。考虑到路途远,她便买了一辆“电摩”代步。然而,用“电摩”也渐渐不方便了。首先是体积大,停放在楼道内占不少地方;其次是充电困难,因为楼道内没有充电插座,她只好将车弄到20楼的家里充电,上下电梯非常麻烦。若将电池拆下来拎回家充电,电池又比较笨重,费事费力。而将车放在单位充电,领导又有意见。现在,她每天下午下班后都要迅速回来,只为给车子占个位置。
业主刘先生说,一楼楼道内横七竖八地停着这么多电动车,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影响,经常有人因车辆磕磕碰碰或挡道发生争吵。前不久,一名老人晚上发病,家属推着轮椅来到过道时,被电动车挡住了,费了好大劲才挪开,险些耽误了救治。
地下停车库不好用
13号楼的住户只有一间共用的地下停车库,位于该楼约100米开外的另一幢居民楼下。如果将电动车停到这里,需要穿过一条弯曲的小径,越过几级台阶,才能来到车库入口处。
从车库入口走进去,是一条弯曲的通道。通道内没有灯,黑乎乎的,只能摸索着前行。通道的坡度较陡,越往下越陡。刘先生试着推一辆电动车上下,来回一趟已气喘吁吁。“这么陡的通道,如果车子没电了,就是年轻小伙子也很难推着它上下,别提老人了。”刘先生说。
在地下车库内,记者看到墙上设置着10多个充电插座,每个插座上都贴着二维码。使用者扫描付款后,就可以充电。不过,在偌大的车库内,记者只看到一辆电动车在充电,与13号楼楼道内满是电动车的场面相比,这里显得异常冷清。
刘先生说,也不知设置充电插座的人有没有实地调查过,按每户一辆电动车来算,共有180辆车,却只提供了10多个插座,谁家的车骑一天了不要充电?明显设置得不够。
其实,即使准备了足够的插座,使用者仍寥寥无几。“为何专供停车充电的地方没人停车,不许停车的地方却停满了车呢?就是因为这个难以进出的通道。”刘先生说。天气好的时候,这个又弯又陡的通道还勉强能够通过。碰到雨天就要小心了,这里又潮又湿,曾摔倒过好几个业主。到了下雪天,这个通道根本无法通行,谁也不敢冒险下去。
负责该小区物业服务的是浙江佳源物业公司姜堰分公司。记者未能找到该公司负责人,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性工作人员说,她是前台服务员,尚未听到业主反映的这些问题。她会将这些问题认真记录下来,向领导汇报,并尽快给业主答复。
姜堰区住建局物业管理处的顾主任说,他们将到该小区实地查看。如果情况属实,将与物业及开发商对接,研究出解决的办法,尽最大努力服务好业主。
记者钱立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