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泰州市人医有22个“男”丁格尔 岗位上他们是“香饽饽”
2019-05-15 14:36: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据了解,泰州市人民医院目前共有22名男护士,除了2人是“80后”,其余的都是“90后”,最年长的38岁,最年轻的23岁,平均年龄26岁。

  就是这一群“小鲜肉们”,导管室、手术室、重症室、急诊科,到处都有他们穿梭忙碌的身影;扎针输液、包扎伤口、心理安抚,这些女护士能干的细致活,他们必须能干,而抬病人、推仪器的力气活,他们更要冲锋在前。有的护士,每天要负重近30斤的铅衣,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有的,在紧张的场面下保持冷静配合医生开展手术……

  目前医院把男护士安排在这些重点科室,是因为相较于小姑娘,男护士的体力、精力更加充沛,更好承担心肺复苏、搬运病人的重体力活儿,比起女护士的温柔体贴,男护士更能给病人安全感。

  据了解,这一群“香饽饽”,不仅仅入驻医院各个重点科室,在婚恋上也是“抢手货”,除了几个认为自己尚且年轻的男护士外,其余的基本都已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

  敏捷准确传递工具

  用细心应对“性别挑剔”

  ●王一涵手术室器械护士

  王一涵是位90后,从业三年,现在仍处于轮岗期。他温暖的眼神透着对医院的熟悉,简单的语言洋溢着热情。“当时看到护理行业男士稀缺,毕业后容易就业,所以最后报考了护理。”王一涵说,在学校就读时,近60名同学中,只有4名男生。

  说到性别对职业的影响,王一涵说,工作开始,确实会遇到病人因“性别挑剔”产生的怀疑和排斥,在急诊室,有些病人见王一涵是男护士,都不太愿意接受他的服务,担心男护士粗枝大叶打不好针,或者对病人缺乏应有的细心。作为一名男护士,面对病患的质疑,甚至排斥是稀疏平常的事,但王一涵说只要真诚相待,细心服务,总有一天会赢得患者的认可。

  “对护理专业,我还有一种救人的职业期待,这在我成为手术室里的一名器械护士,独自完成一台手术配合后达成了。”每次手术前,王一涵都必须清点记录医用纱布、手术钳子、手术刀、缝针数量;手术中,他会密切关注手术医生的每一个动作,以达到不需医生提醒,就能敏捷、准确地将手术工具递给手术医生。有眼力见儿,紧跟主刀医生的脚步,在别人“动嘴”前先“动手”,得到了术者的一致认同。手术结束后,王一涵更要仔细清点核对器械用品,一根针都不能少,保证术后无医疗差错发生。“内心的压力还是有的,毕竟面对的是生命”。

  手术室护士长告诉记者,手术室里共有近60名护士,只有4名男性。在手术紧张的场面下,男护士的心理素质更稳定一些,不仅反应更快,胆子也更大,面对手术,能保持冷静并且配合医生顺利地展开手术。

  每次抢救冲在最前面

  还是编外技术工程师

  ●张明山重症监护室护士

  记者在市人医住院部四楼重症监护室门外见到张明山时,他头戴着蓝色帽子,身穿白大褂,怎么看都像个医生。领着记者走进自己的工作区,正说着话,“滴滴滴……”呼吸机的报警音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急忙来到呼吸机前排除问题,原来是呼吸机管道打折。他熟练地检查管道,消除报警音,确保没有问题后才继续交谈。

  “护理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打开通知书一看,录取的是护理专业,当时有些失落,觉得这是女生干的工作。”进校后,张明山才知道护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而且护理领域更缺男护士。

  “我的适应能力强,这是我的一大优势。”作为一名男护士,尤其是一名ICU的护士,张明山一直都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看着一个个危重症患者在护理下最后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开心和喜悦。”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重症肌无力患者,张明山当班时负责照护他。朝夕相处一段时间下来,这名患者和张明山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虽然不能言语,但最后出院时,患者用颤颤巍巍的手,努力地对张明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喉咙里也发出“呜呜”的声音,嘴角露出一个微笑,向张明山表达最质朴的感谢和称赞。“实话说,老大爷的笑容不好看,但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当我觉得疲累时,这个笑和大拇指,都能给我莫大的鼓励。”

  和张明山搭班的女护士如此评价他:每次抢救总是冲在最前面,冷静,果断,勇于担当。他还是科室里的仪器全能小达人,重症监护室里仪器繁多,各种型号的微量泵,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以及各种抢救治疗设备,仪器出现小问题时他会试着修理,久而久之,他就掌握了基础的仪器维护技能,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一名“编外技术工程师”。

  穿着铅衣的铠甲卫士

  对八千种耗材烂熟于心

  ●唐杰导管室护士

  导管室和X射线、铅衣等手术用品联系在一起,令人望而却步。28岁的唐杰是市人医导管室的一名男护士,每天上班都要穿着近30斤重的防护铅衣,是一名“铠甲卫士”。

  唐杰坦言,在这样特殊的地方,和女护士比起来,体力可谓是男护士最大的武器。在这里,医生做手术一般要半小时左右,而术前术后工作得两个小时以上,护士要对8000余种耗材烂熟于心,不仅要求将器械等及时准确传递到医生手里,还得对医生的下一步操作作出预判断,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

  导管室工作任务到底有多繁重?唐杰回答说,有时,每天的运动量相当于负重奔走二三十公里。“导管室接收的患者都特别危重,大多是患有心梗或脑梗的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般情况下,半个小时完成一台手术,所以工作频率特别快,工作量特别大,而且还要值夜班,最长的一次从早上8点工作到次日凌晨3点,再加上穿着沉重的铅衣穿梭在手术台之间,这份工作真的不太适合女护士。”唐杰说。

  即使工作如此辛苦,唐杰还是表示,只要身体不倒下,就会一直坚持在岗位上为患者服务。

  记者王蕾

标签:护士;传递工具;性别挑剔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