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毛线在指尖灵活穿梭,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悄然成型。在这飞针走线之间,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泾”彩编织队,也为居民兴趣小组自我成长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公益增收,从手工义卖到可持续运营
从最初的自发兴趣小组起步,“泾”彩编织队逐步成长为集公益服务、市场转化、技艺传承于一体的社区治理新生力量,成功实现从“自娱自乐”的兴趣聚合,到“服务增值”的功能升级。为激活发展动能,队伍主动拓展编织体验、公益义卖、线上直播等多元渠道,将成员亲手完成的手工作品,转化为可反哺社区的公益资源与实际收益。这一探索不仅让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活态传承,更助力编织队逐步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走向更加自主、可持续的运行模式。
资源整合,合伙人机制助力自我造血
2025年以来,永昌泾社区针对居民兴趣小组面临的服务效能不足与创收困难等现实痛点,联合社工室汀斯社工以编织队为试点进行了提升探索,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以“妇女微家”作为实体阵地,推出“编织队+合伙人”机制,积极吸纳居民骨干成为“合伙人”,并为其提供资源对接、技术培训与市场拓展等一系统支持,有效增强了居民兴趣小组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
项目培育,直播赋能打开新探索
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手工艺与新媒体营销方式结合,永昌泾社区联合社工室汀斯社工为“泾”彩编织队组织开展了“直播专题培训与模拟实操”活动。培训内容涵盖平台运营、表达技巧与现场演示等环节。在模拟直播中,骨干队员薛金珍逐步展示薰衣草编织花的制作过程,其他成员配合讲解与成品展示,初步掌握了借助新媒体推广产品的能力。除了永昌泾社区“泾”彩编织队的成员,现场还有街道“爱编织”联盟的其他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形成了跨社区协作的良好氛围。
永昌泾社区“泾”彩编织队正式成立以来,共组织开展编织培训5场,直播赋能与培训2次,集市义卖2场,累计收入超500元。接下来,永昌泾社区将继续探索“编织+”模式,推动手工艺与社区治理、公益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居民兴趣小组实现文化传承、经济增收和服务优化的多元目标,持续完善“公益增收+直播赋能+资源整合”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为基层社区探索自我成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