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的退役军人曹老先生万万没想到,自从社区有了退役军人养老服务平台后,自己的生活日常愈发“年轻化”:每天跟一群90后、00后拼桌吃饭、喝下午茶,听年轻人侃AI、侃职场,而年轻人听他讲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故事。
立秋后的一个双休日,记者来到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西大街社区吴县新村38幢。这幢米黄色小洋楼,在上世纪80年代所建的老筒子楼怀抱中,显得分外醒目。“这是民国时期朱熙将军的宅邸,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沧浪街道办事处主任章云丽介绍,吴县新村老龄化程度高,老人们渴盼在家门口有个养老服务点。街道将这幢小楼修缮一新,引进专业养老机构。2022年8月1日,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也是姑苏区首个“家门口的光荣院”、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院落内种植两棵桂花树,门廊下支着几张茶桌,曹老先生和他的“茶搭子”正悠闲地喝着下午茶。“来,一起喝秋天第一杯茶。”曹老先生热情地招呼记者。
秋天第一杯茶长啥样?记者好奇地翻开茶单:除了奶茶、果茶、咖啡,还有碧螺春、红茶、白茶,老少皆宜且价格实惠。一杯茶加两份点心,最低只要15元。
“我们有吕膳堂的馄饨,还有另一家老字号的招牌面。退役军人来吃,价格还能打折。”中心负责人徐小燕告诉记者,中心引入两家老字号餐企,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品尝“舌尖上的老苏州”。
吃好喝好是福利,但中心最擅长的还是康养。这里拥有多个治疗室、理疗室,还配备先进康养设备。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部中医健康体检机器人。
“两分钟,健康报告立等可取。”记者和体检机器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扫二维码完成面部图像及舌相图采集,将双手放置在屏幕下方的触摸板上,十几秒钟后,心电图、脉搏波、心率、呼吸率、血氧等数值便显示在屏幕上。约1分钟后,检测结束,初筛健康报告便发到手机上。“我们提供的健康指导和饮食规划服务,还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徐小燕说。
“家门口的光荣院”火了,引来很多老老少少每天搭伙吃饭喝茶。西大街社区党委书记聂宇岐说,家门口就有舒适的就餐、饮茶、保健环境,不少年轻人也住回社区,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每天来这么多年轻人,会不会影响老年人康养?徐小燕解释说,中心里都是生活能自理但家人不在身边的老人,或是住在周边白天来吃饭休闲晚上回家的老人,他们渴望有人陪伴。中心对年轻人在中心的活动时间和区域也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让年轻人、老年人组成“饭搭子”“茶搭子”“唱歌搭子”等,和睦相处、相互滋养。
这幢二层小楼,上上下下七八个房间,如何能服务好社区超过千数的老人呢?徐小燕说,他们以中心为圆点,画好泛家庭式养老服务“同心圆”,构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三级综合为老服务体系,为周边8个社区、6个日间照料中心的8000余位老人提供综合为老服务。
这家养老院,眼下正迭代升级为护理院。中心建立一支由专业医师、执业护士、护理员、膳食管家、家政服务员组成的医养护理团队,和周边社区有需要的老人签约专属“康养管家”,提供“一人一档”健康管理、一日三餐送上门、全天候监测和一键呼叫、送到床边的医护和专业照料服务。
像西大街这样的“家门口的光荣院”,仅在姑苏区就有20家。经过3年探索,苏州初步构建退役军人“崇军康养”工程三级体系,满足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的,有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想住专业养老机构的,有退役军人康养中心;就医,有定点医院……截至目前,已挂牌医疗优待定点医院14家、退役军人康养中心27家,细化社区养老服务清单20项。
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俊表示,苏州作为省内唯一的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继续优化完善退役军人医疗、康养、日常照护三级优待保障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崇军康养”新模式,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在新时代新征程里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记者 聂伟